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充电宝新标准征求意见中!安全要求升级,已购3C认证产品仍可安心用

   时间:2025-11-29 02:33:3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关于充电宝安全新标准即将出台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这一话题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此前,自6月28日起,我国境内航班已禁止携带无3C标识、标识模糊或属于召回型号的充电宝;8月中旬,《移动电源认证实施规则》正式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充电宝的3C认证管理。新标准究竟包含哪些创新内容?何时正式落地?对企业和消费者将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最终定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示的征求意见稿,新标准对充电宝的整机、线路板及电池等关键部件提出了详细要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郭楠指出,新标准加严并新增了多项电池试验要求,涵盖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核心材料,以及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同时,考虑到电池长期使用后安全性可能下降,标准还引入了循环老化后的安全测试环节。

产业经济观察员梁振鹏补充称,新标准对移动电源的电池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测试要求。例如,在过充电、过放电、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及智能管理等方面设置了严格试验条件;对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及高温储存等试验也明确了具体指标。在整机外观方面,意见稿要求产品应标注建议安全使用年限;在过充电场景下,移动电源需做到不起火、不爆炸、不破裂、不漏液;热滥用试验中,电池在135℃±2℃环境下持续60分钟须保持稳定。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标准若实施,将对充电宝生产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有业内人士预测,近七成现有产能可能因无法满足技术要求而退出市场。依赖通用电芯和线路板简单组装的小型工厂面临较大转型压力。江苏某充电宝企业工作人员透露,新标准将迫使企业更换生产设备及电芯供应商,并承担产品抽检成本。广东某厂商负责人则认为,虽然安全标准提升会导致短期成本上升,但行业规范化对消费者和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利,且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协作,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忠利强调,电芯安全是充电宝安全的核心,新标准对电芯的严苛要求将抬高技术门槛,短期带来技术和成本压力,但长期看将推动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促进公平竞争环境形成。

针对过渡期安排,新标准预计于2026年一季度发布,通常设置6至12个月的过渡期。郭楠表示,过渡期内企业可自主选择执行原标准或新标准,按原标准生产的产品可继续销售。过渡期结束后,标准将正式实施,但消费者已购买的3C认证移动电源不受影响,仍可正常使用或携带登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进一步明确,新标准发布后,已获3C认证的产品使用权限保持不变。

近年来,充电宝在公共交通领域引发的起火冒烟事件频发,尤其是民航领域的安全事故备受关注。专家指出,新标准的出台将显著提升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安全性。虽然严格电池要求可能导致成本小幅上升,但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有望抵消这部分影响。对企业而言,新标准将倒逼研发投入增加,推动电池材料、生产设备、封装企业等全产业链技术升级,最终形成更安全的行业生态。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