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期在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地方法庭对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欧洲专利。这一法律行动发生在6月20日,而消息在8月6日由媒体公开报道。
传音控股,曾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尽管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在非洲市场却享有极高的市场份额,且业务稳健。然而,随着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加快,尤其是向拉美、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地区进军时,专利纠纷开始频繁涌现。
据分析机构Canalys的数据,传音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了5%,整体业绩亦有所下滑。在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众多国产品牌也开始将目光转向非洲,试图分一杯羹。小米、realme等品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成功在非洲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
面对内外夹击,传音积极寻求转型,宣布将加大在新业务领域的投入,以期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些新业务领域,如数码配件、家用电器、储能以及两轮电动车等,对于传音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赛道,挑战重重。
在专利方面,传音也不得不面对来自科技巨头的压力。除了华为之外,HEVC专利池的成员日本NEC和美国Sun Patent Trust也先后在UPC德国分庭对传音提起诉讼。HEVC是音视频领域的专利池,加入该专利池的厂商可以通过横向许可获得其他成员的专利使用权。然而,传音并未加入该专利池,这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埋下了隐患。
传音方面对此表示,已注意到相关专利诉讼事项,并将积极应对,全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据悉,双方争执的焦点主要在于许可费率上无法达成一致。传音认为,在一些国家,部分专利权人要求按照全球统一的费率收取过高的许可费,并未考虑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这种做法并未遵循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
传音在非洲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其对本土需求的深入洞察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然而,当传音试图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时,却遭遇了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专利密集型的市场,如欧洲和印度等,传音不得不面对来自科技巨头的专利围猎。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音选择走出非洲,开拓新市场。然而,专利纠纷的频发却给其全球化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传音在新业务领域的探索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两轮电动车业务就是一项重资产、重运营的生意,对供应链的考验程度远超手机行业。
在资本市场上,传音的股价也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自2024年10月摸到最高点以来,传音股价持续调整。截至8月7日,传音股价已跌至85.1元/股,市值蒸发超248亿元。这无疑给传音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传音并未放弃全球化战略。在应对专利纠纷的同时,传音仍在继续探索新业务领域,以期在全球市场上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一过程注定将充满荆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