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赋能骨缺损治疗:FEMAI/AICoDe平台引领医疗普惠新时代

   时间:2025-08-15 14:00:53 来源:36氪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骨缺损治疗,这一曾经耗时费力且价格昂贵的医疗挑战,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英国,骨缺损治疗的费用高达1万英镑,耗时往往长达三个月,使其成为了医疗领域的奢侈品。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局面正在被彻底改写。

引领这一变革的是FEMAI/AICoDe平台,它由清航飞迈公司推出,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该平台基于全球最大单中心的160例骨缺损治疗案例,成功优化了治疗方案。这一创新不仅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使得骨缺损治疗有望成为更加普及的医疗服务。

清航飞迈公司由国际知名的计算力学专家庄茁于2024年1月创立,专注于AI与智能仿真、先进材料设计与结构优化领域。其推出的FEMAI/AICoDe平台,通过结合大语言模型微调与自研算法,实现了实验采样、批量仿真、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及智能优化等任务的一站式完成。用户仅需通过自然语言描述设计需求,平台即可智能解析并自动执行,摒弃了传统CAE软件繁琐复杂的操作逻辑。

在高端制造领域,工业仿真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从飞机设计到汽车碰撞测试,再到医疗器械研发,都离不开工业仿真的支持。然而,长期以来,该领域的工业软件市场被欧美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不仅面临高昂的使用成本,还受到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FEMAI/AICoDe平台的推出,为国产替代提供了自主可控、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

庄茁表示,CAE软件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该领域起步相对落后。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新的机遇。FEMAI/AICoDe平台不仅具备强大的仿真能力,还自研了3D生成式模型——Text-to-CAD。用户可以通过语言描述直接生成工业零件及装配体,即使是非专业的建模人员也能快速创建复杂的3D模型。

FEMAI/AICoDe平台还自研了AI建模仿真模型和AI本构模型。前者可通过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网格、材质、接触及边界条件等参数信息,避免了繁琐的手动参数设置过程;后者则可自动进行材料应变率、松弛、蠕变等实验分析,输出本构材料文件并应用于求解器计算。

该平台的模块化架构设计使其能够支持用户集成第三方CAD/CAE工具,并提供私有化部署、云端分布式计算和API接口调用等多种服务模式。这一灵活性使得FEMAI/AICoDe平台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在核电、汽车、航空等领域,该平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

例如,在核电领域,基于平台的智能仿真功能,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模拟核反应堆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在汽车行业,通过对汽车结构的优化设计,降低了车身重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续航里程;在航空领域,缩短了新型飞机零部件的研发周期。目前,该平台已在医疗器械、复合材料、汽车结构、核工程构件等多个行业得到验证并落地应用。

中国核电、招商局重庆交科院、国产大飞机央企等核电、交通、航空领域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了FEMAI/AICoDe平台的应用验证中。这一平台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也为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自主可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