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芢生物”)近期再次向港股IPO发起冲击,更新了其招股书。作为一家专注于伤口愈合疗法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华芢生物的核心业务聚焦于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药物的研发。
自成立以来,华芢生物已开发出两款核心产品,分别为针对烧烫伤的Pro-101-1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糖足)的Pro-101-2。然而,这两款产品目前尚未实现商业化,导致华芢生物的核心业务收入为零。根据招股书数据,华芢生物在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均低于50万元,且全部来自非核心业务,而2025年前五个月更是没有收入入账。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华芢生物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在治疗烧烫伤领域,中国市场早在2008年以前就已有多款药物获批。而在糖足治疗方面,国外药企的产品更是在1997年就已获得批准。尽管华芢生物声称其PDGF候选产品有望解决现有疗法的局限性,但面对众多早已上市且疗效相似的药物,其商业化前景仍待观察。
除了市场竞争压力,华芢生物的财务状况也令人担忧。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从2023年至2025年5月末持续亏损,且亏损金额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华芢生物的流动性比率也显著下降,反映出其偿债能力的大幅减弱。这一系列财务数据无疑增加了其港股IPO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IPO之前,华芢生物已经历了三轮融资,估值从8亿元升至33亿元。然而,随着IPO的临近,华芢生物身负的两项“对赌协议”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两项协议要求华芢生物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售等相关条件,否则将面临投资者赎回股份的压力。
在核心产品尚未商业化、财务状况堪忧以及对赌协议压力重重的背景下,华芢生物的港股IPO之路显得尤为艰难。不过,该公司仍表示将继续努力推进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华芢生物在PDGF药物领域的研发进展仍值得关注。该公司表示,其候选产品有望通过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修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华芢生物能否在PDGF药物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