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将发,商业运营启航,全面商用还需2-3年

   时间:2025-08-26 00:55:2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我国卫星互联网领域迎来重大进展,预示着商业运营新时代的开启。据业内资深专家透露,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筹备卫星互联网牌照的发放工作,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卫星互联网服务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然而,要达到类似星链的全球覆盖水平,预计还需两到三年的时间。

自7月底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在短短22天时间内,中国星网GW星座成功将五组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频率从以往的每月一至两次大幅提升至每三到五天一次。截至目前,GW星座的卫星总数已从7月前的34颗迅速增加至72颗,国内券商机构对此分析认为,星网计划已进入密集发射的关键阶段。

GW星座与千帆星座作为我国两大万星级低轨卫星星座项目,分别由中国星网公司和上海垣信负责运营。按照规划,GW星座将组网1.3万颗卫星,而千帆星座则计划组网1.5万颗。自2024年12月中国星网低轨01组卫星以一箭十星的方式成功入轨以来,星座组网工作已进入批量实施阶段。进入2025年上半年,中国星网相继发射了低轨02至05组卫星,特别是自7月起,发射节奏显著提速。专家指出,这一变化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响应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相关要求,二是中国星网或计划于年内完成一代星座组网,以满足外交等国家核心领域的需求。

在卫星加速组网的同时,卫星互联网牌照的发放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据工信部消息,近期将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此举旨在推动电信运营商拓展新兴业务领域。作为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也将获得牌照。

尽管牌照发放在即,但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全面商用仍需时日。目前,我国主要依赖高通量卫星如亚太6D和中星26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这些卫星主要服务于特定场景下的联网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星座组网的逐步完善,我国卫星互联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