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朱啸虎指点AI创业新路:模型小型化趋势下,如何打造非AI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5-09-01 21:04: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创投盛会上,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资深合伙人朱啸虎就AI产业的最新动态及创业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独到见解。

朱啸虎以放飞鸽子比喻投资AI创业公司,指出尽管存在少数一飞冲天的可能,但绝大多数终将归于平凡。他特别提到,GPT-5的延迟发布揭示了当前AI技术的局限性,尽管应用门槛和成本有所降低,但市场竞争却愈发白热化,创业者唯有在产品上不断追求卓越,方能站稳脚跟。

朱啸虎直言不讳地表示,GPT-5并未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其核心智力提升空间有限,主要改进在于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他认为,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AGI能力已达到瓶颈,未来进步空间微乎其微。数据瓶颈和推理能力限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盲目增加模型参数和数据量不仅无法提升智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然而,朱啸虎认为这一现状对创业者而言却是一个契机。他指出,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时期,创业公司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产品更新换代迅速。而现在技术上限已明,迭代速度放缓,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涌现和深耕的机会。

展望未来,朱啸虎预测模型小型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关键趋势。他主张,在模型参数和数据能力已确定的前提下,应通过精简数据实现模型小型化,以降低使用成本。他认为,海外大厂仍在探索AGI前沿,但国内应更多聚焦于模型小型化,以提升用户体验并降低成本。

在应用层面,朱啸虎观察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AI应用的Token消耗量均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他指出,业界不再盲目追求大模型的迭代,而是更加关注Token消耗和应用落地。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所有大模型的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众多创业公司的Token消耗量也在大幅增长,这表明AI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日益广泛。

朱啸虎还提到,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去年,文字类AI应用率先爆发,而今年,语音类AI应用开始崭露头角。他预测,今年下半年或明年,视频类AI应用也将迎来爆发期。他强调,在AI时代,内容生成将实现实时化,尽管目前还存在一定延迟,但未来两三年内,延迟将大幅降低,这类产品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尽管AI应用创业门槛和成本有所降低,但竞争却愈发激烈。朱啸虎指出,硅谷的VC通常要求产品上线并达到200万美元ARR后才考虑投资。在中国,尽管AI应用变现面临挑战,但许多创业公司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收入标准。然而,这只是入门门槛,要想获得持续关注,必须在12个月内实现更高的ARR。

朱啸虎强调,真正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应用门槛极高。他提到,许多看似炫酷的AI应用在实际体验中可能并不尽如人意,难以吸引用户持续付费。他认为,创业者必须在AI技术之外构建核心竞争力,如编辑能力、复杂工作流整合能力等,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分享了几个成功案例,如一家AI创作者社区公司,通过提供强大的编辑能力,满足了用户在图片生成和优化方面的需求。他还提到了会议纪要、AI专有硬件等领域的创业机会,强调这些领域虽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实用价值大,商业机会众多。

最后,朱啸虎特别提及AI眼镜等硬件产品的创业机遇。他认为,尽管AI眼镜量产面临诸多挑战,但在中国,特别是大湾区,由于供应链齐全,创业者能够迅速解决问题,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