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股市持续攀升,人民币汇率也在乐观情绪及外资流入的推动下展现出走强态势。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上周成功跌破7.15的重要关口,并在当周收盘时报7.1222,进一步逼近7.1的心理点位。市场观察指出,一旦汇率跌破7.1,可能会激发更多出口商进行结汇操作,从而进一步推升人民币价值。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创下年内新低,已十分接近7.1的关卡。尽管如此,中间价仍释放出可能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积极信号。
巴克莱宏观与外汇策略师张蒙透露,8月28日的人民币中间价是自2024年10月21日以来的最强水平,达到7.1063,而次日则继续升值至7.1030。对冲基金正不断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这类资金流入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额外支撑。
外资对中国股市的积极买入是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经常账户顺差(即出口)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外资购买中国股票和债券等资产)。近期,这两个因素均呈现向好趋势。
随着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成交量也维持在高位。8月27日,总交易量达到3万亿元,成为历史上第四个交易量超过3万亿元的交易日。尽管交易量较前一交易日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7月的日均交易量。沪深300ETF的交易量也显著增长,显示出市场的高度活跃。
科技股成为此次牛市的领头羊,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热度。例如,寒武纪发布的半年报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收入大幅增长43倍,并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其股价也持续攀升,单月涨幅达到134%,年内低点以来的最大涨幅更是超过20倍。
尽管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周期性疲软的迹象,且盈利预期调整温和,但此次股市上涨仍引发了投资者对流动性驱动上涨可持续性的关注。然而,考虑到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趋势盈利增长保持高个位数速度,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上升等因素,上升趋势仍得到支撑。
国际对冲基金和长线投资者纷纷增加对中国股市的投资,这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从8月初的约7.2逐渐升值至7.13。施罗德基金管理的首席投资官安昀表示,尽管流动性主要来自保险资金和居民存款的转移,但新消费和出口等领域表现良好。他强调,应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企业,这些企业竞争力强,在全球市场具有优势。
野村证券也指出,中国股市的这轮牛市并非完全由流动性驱动,AI和创新药等领域也出现了积极的迹象。
另一方面,出口商的行为变化也成为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7月出口商结汇率大幅上升,显示出他们加大了美元的抛售力度。同时,港股分红高峰已过,人民币面临的资金流出压力也有所减弱。
展望未来,美联储可能于9月进行的降息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潜在积极进展,都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汇率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市场分析师认为,尽管存在获利回吐的压力,但上升趋势仍有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