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洲汽车行业高层纷纷发声,呼吁欧盟调整其减排策略,特别是针对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他们主张,欧盟应当学习中国在推动交通领域脱碳方面的做法,将混合动力车也纳入减排计划之中。
奔驰公司CEO、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康林松指出,中国在推动交通脱碳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其政策不仅支持纯电动车的发展,同时也鼓励混合动力和其他减排技术的应用。康林松强调,中国并未设定具体的禁售日期,也未实施全面禁令,而是保持了技术的开放性。他认为,如果中国的方案已被证明有效,那么欧洲为何不考虑借鉴这一思路。
舍弗勒CEO兼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主席马蒂亚斯·青克同样表达了支持态度。他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没有限制技术的发展,效仿中国的做法并无不妥。
欧洲汽车行业近期不断向欧盟委员会提出重新评估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的请求。车企认为,该政策过于单一地聚焦于电动车,忽视了更广泛的低排放解决方案,迫使车企将大量投资集中在电动车领域。
在8月27日致欧盟委员会的联名信中,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和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指出,在当前环境下,完全依靠零排放汽车来实现减排目标已不再现实。他们呼吁欧盟委员会考虑更为灵活和多元化的减排策略。
尽管车企们的呼声高涨,但欧盟官员仍坚持2035年的禁令不动摇。他们指出,电动车销量今年已有所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更多平价电动车型的上市。然而,数据显示,尽管电动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但混动和插混车型仍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康林松进一步强调,车企已在电动化方面投入了数千亿欧元,但欧洲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投入。他指出,这正是中国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除了购车补贴外,中国还通过产业战略强化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康林松认为,要想让电动化成为主流趋势,就必须将资金投入这些关键环节。
康林松还警告称,如果禁令生效前消费者集中购入燃油车并长期使用,将导致禁令实施首年市场大幅萎缩。这对中小车企来说将构成巨大风险,甚至可能对整个欧洲汽车行业造成冲击。
在欧洲主要车企中,奔驰在电动车转型方面相对落后。今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中电动车占比仅为8%,远低于宝马、雷诺和大众等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销量继续快速增长,有望在今年首次超过燃油车销量。
然而,行业内部对于脱碳路径仍存在分歧。一些聚焦电动车的厂商如沃尔沃汽车和极星等警告称,不应放松减排目标。他们呼吁欧盟坚持2035年的禁售目标,以避免动摇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任,并防止国际竞争对手得利。
随着欧洲汽车行业对减排策略的讨论日益激烈,未来欧盟是否会调整其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推动交通领域脱碳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减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