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近年来在我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据权威媒体披露,我国低空装备技术已从跟跑阶段迈入局部领跑的新阶段,产业链各环节正加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根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5万亿元,2030年更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产业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低空装备制造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969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达3191种,累计备案无人机数量超过478万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已通过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审定,标志着我国在电动航空器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2024年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幅达23.6%,显示出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通过先行先试,在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探索出可复制的发展模式。2024年全国新开通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即时配送行业累计完成订单量480亿单。行业专家分析指出,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到2035年我国无人机物流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规模,预计未来十年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