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寒武纪暴跌启示录:中国“英伟达”梦碎,一周市值蒸发超千亿

   时间:2025-09-05 13:10:52 来源:看财经show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AI芯片新星”寒武纪(688256.SH)近期股价遭遇重创,市场风云突变。

9月4日,寒武纪股价大幅下挫14.45%,自8月28日的高点以来,股价已累计回调25.93%,市值从巅峰时期的6643亿元缩水至5029亿元,短短六个交易日内蒸发了超过1600亿元。

回顾过去一年,寒武纪的股价曾一度飙升超过15倍,涨幅惊人。然而,这种超乎寻常的涨势也让其估值逐渐脱离了基本面,市场调整的压力日益增大。

寒武纪的估值为何被认为“偏离基本面”?

首要原因在于其“中国版英伟达”的定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市场普遍期待寒武纪能在算力芯片领域成为英伟达的替代品,但现实情况远比预期复杂。英伟达在全球算力芯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而在国内,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同样打着“自主可控”的旗号,竞争激烈。寒武纪不仅要面对华为和海光的挑战,还要在技术上不断突破,才有可能与英伟达一较高下。

从技术实力来看,寒武纪与竞争对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英伟达的高端产品A100和H100虽然对中国禁售,但其“减配”产品H20仍在中国市场销售。而华为昇腾910C已经量产,性能接近英伟达的H100;海光信息正在研发的“深算三号”也有望达到英伟达A100的水平。海光信息在生态系统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国内90%的政务软件都基于x86架构开发,海光芯片无需重构即可适配。相比之下,寒武纪最新的思元590芯片性能仅接近英伟达A100的80%。

寒武纪在研发投入上也与海光信息存在差距。2023年至今,海光信息的研发费用高达64亿元,而寒武纪仅为28.75亿元。

另一方面,寒武纪的稀缺性也受到了挑战。作为A股市场上稀缺的算力芯片龙头之一,寒武纪曾因其稀缺性而受到市场追捧。然而,随着中国四大AI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相继进入上市辅导阶段,未来这些公司的上市将可能削弱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优势。

以摩尔线程为例,该公司2024年的收入已达到4.38亿元,虽然尚不及寒武纪同期收入的40%,但其增长速度迅猛。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的营收年复合增速高达208.44%。未来,摩尔线程收入规模赶超寒武纪的可能性并不低。

寒武纪的市盈率和市销率也处于高位。在市值创新高时,寒武纪的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595倍,市销率更是高达166倍。相比之下,即便是英伟达在泡沫最大的时候,市盈率和市销率也远低于寒武纪。

那么,寒武纪的股价是如何被炒高的呢?这主要得益于机构的抬拉。寒武纪上市初期股东户数较少,而持有其股份的基金家数却逐年增加。加之寒武纪作为科创板个股,股价一直较高,散户难以参与,这使得机构在拉升股价时更加得心应手。然而,这种机构抱团的现象也埋下了隐患。一旦大资金撤离,股价往往会出现踩踏式下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