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870488.NQ)正深陷多起重大法律纠纷,其承销的债券违约问题及多起未决诉讼引发市场关注。9月2日,该公司公告披露,因“20福晟01”债券违约被五矿信托起诉,后者指控其作为主承销商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导致未能及时披露发行人福建福晟集团的巨额债务违约及重大诉讼,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涉案金额达4.75亿元。
涉案债券“20福晟01”于2020年6月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2年,票面利率7.5%。五矿信托代表其管理的信托计划购入4亿元,后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同意展期。但2022年11月,福建福晟未按展期协议支付利息,2023年2月债券被宣布加速到期,至今未兑付本金及利息。福建福晟作为福晟集团核心地产平台,曾以激进扩张著称,2015年后债务规模近千亿,此次违约暴露其资金链断裂风险。
除上述纠纷外,国都证券2025年半年报还披露两起超千万未决诉讼。其一为私募基金份额转让纠纷:2024年6月,国都证券旗下私募子公司国都创投与晨鸣纸业签署协议,转让某私募基金份额。晨鸣纸业仅支付100万元后拒付剩余6255万元及违约金,国都创投申请仲裁并起诉晨鸣控股要求连带责任,案件于2025年1月、6月两次开庭,目前仍在审理。
另一起为债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19成龙01”债券持有人北京福升投资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起诉发行人成龙建设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国都证券作为被诉中介之一被要求连带赔偿。成龙建设此前因信息披露违法遭证监会处罚,北京福升投资诉求赔偿金额合计超5000万元,案件均未审结。
法律纠纷背后,国都证券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49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8.1%。分业务看,经纪业务净收入1.25亿元,同比增6.73%;投行业务净收入2520.7万元,同比下滑20.71%;资管业务净收入612.72万元,同比降58.3%。利息净收入同比暴跌202.3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拖累净利润。
行业对比显示,国都证券表现弱于同业。2025年上半年,150家证券公司营收2510.36亿元、净利润112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47%、40.37%。尽管国都证券持有20%股权的中欧基金表现亮眼,上半年贡献投资收益8023万元,同比增42.47%,占净利润22%,但整体业绩仍显低迷。
管理层面,国都证券已完成控股股东变更。今年5月,浙商证券(601878.SH)提名的6名董事、2名独董及2名监事全面进入管理层,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出任国都证券董事长,原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任总经理。此次改组后,国都证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浙江交通集团。
分析人士指出,浙商证券管理团队入驻或为国都证券带来战略调整,但当前业务复苏缓慢、投行资格暂停等问题仍待解决。2025年上半年,国都证券投行业务资格仍处暂停状态,重启需完善内部管理、恢复监管信心。新控股方或借助资源协助建立长期管理体系,但能否重塑业务格局仍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