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原证券(601375.SH)再度迎来人事调整,公司宣布任命滑欣辉为副总经理。这一变动发生在公司高层频繁更迭的背景下,引发市场对管理层稳定性的关注。据公开信息,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有多位核心高管职位变动,涉及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等关键岗位。
今年4月,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由具有河南投资集团背景的张秋云接任。张秋云履历涵盖河南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处、河南投资集团金融管理部等多个要职,2021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同月,首席投资官刘灏因个人原因辞职,其任职期间负责的债券、固收投资等业务表现引发争议。值得关注的是,刘灏离职公告内容简短,未对其工作表现作出评价,与另一位离职高管王晓刚的公告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在中原证券服务超20年的"老将",王晓刚于今年8月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转任中原信托副总经理。其任职期间曾分管经纪业务、财富管理等核心条线,此次跨机构调动在地方国资体系内属常见操作。业内人士分析,高管团队频繁更迭可能影响公司战略执行的连贯性,新管理层需要时间适应业务环境。
经营数据方面,中原证券呈现"增利不增收"的异常态势。2024年全年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14.13%,但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至2.46亿元。今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加剧,营收9.21亿元同比下滑23.14%,净利润2.6亿元反而增长29.34%。这种反差主要源于自营和投行业务的持续萎缩。
自营业务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该板块收入-0.84亿元,今年上半年虽转正至0.73亿元,但同比减少3.83亿元,降幅超80%。公司解释称主要受自营投资收益减少影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去年至今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中原证券自营业绩显著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其投资策略或风控体系存在缺陷。
投行业务同样遭遇寒冬,2024年收入0.48亿元同比下滑超40%,今年上半年进一步缩水至0.03亿元,降幅超过80%。公司归因于证券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减少,但连续两个报告期的大幅下滑,暴露出项目储备和执业能力方面的短板。更严峻的是,2024年公司因多项合规问题被监管处罚,包括重大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不足、境外子公司管控缺失等,10月更因债券承销违规被暂停相关业务半年。
中国投资协会专家支培元认为,核心管理层短期内频繁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战略方向出现波动,新团队需要时间磨合管理风格和业务模式。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卢克林则指出,自营业务表现与市场环境背离,更多反映公司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的问题。当前摆在新的管理团队面前的,不仅是业务颓势的扭转,更需要重建合规管理体系,修复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