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武汉举办嫦娥太空菌成果发布会 10株优异菌株激活 2株已达产业化条件

   时间:2025-09-06 17:37:49 来源:武汉发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湖北武汉拉开帷幕,一场聚焦“嫦娥太空菌”的科研成果发布会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了逾万名观众的目光。这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太空生物育种领域的最新突破,更揭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项目背后是多方科研力量的协同攻关。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第八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湖北嫦娥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及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立项。2024年9月,实践十九号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搭载的十株珍稀菌株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太空之旅。这些菌株由湖北嫦娥生物精选,旨在通过太空特殊环境诱变培育高性能菌种。

发布会现场,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刘智教授与敖明章教授团队详细解读了技术路径。敖明章指出,全球太空诱变益生菌研究已进入“功能导向筛选”阶段,中国与美俄并列为该领域的主要推动者。相较于传统育种方式,太空诱变具有突变率高、谱系广、正向突变概率大的优势,为打破国外菌种技术垄断提供了关键突破口。

经过严格复苏与多维度功能筛选,十株送入太空的菌株中已有两株具备产业化条件,其余八株也展现出优异性能。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太空生物育种领域从实验探索迈向功能开发的新阶段。敖明章特别强调,这些菌株在代谢效率、抗逆性等核心指标上表现突出,有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科研成果的落地离不开产业界的支持。大会现场签署了五项重大合作协议: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与嫦娥生物深化科研合作,武汉瀚海新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技术转化达成协议,东方药林集团签署太空菌技术框架合作,泰福康科技签订2亿元年度采购合同,吉康源科技则聚焦肝胆管线专利技术开发。这些合作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为太空菌技术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太空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随着合作协议的逐步落实,太空菌技术有望在健康产业、农业育种等领域引发新一轮创新浪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