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营收增长放缓,毛利率“腰斩”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09 09:06: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国产智驾芯片赛道,黑芝麻智能曾凭借先发优势与时代红利迅速崛起,但如今正面临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的双重考验。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同比增长40.4%至2.5亿元,但毛利率却从50%大幅下滑至24.8%,经营亏损仅缩减8%至7.7亿元。这一数据折射出其“量价齐跌”的困境——营收增速放缓的同时,单个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弱化。

黑芝麻智能的崛起始于2016年,创始人单记章(豪威科技创始团队成员)与刘卫红(博世前高管)的组合,为其注入了芯片设计与汽车资源的双重基因。2019年中美科技摩擦催生“国产替代”需求,叠加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公司抓住窗口期推出首款支持L2+自动驾驶的华山A1000芯片,并拿下吉利、东风等车企订单。2024年登陆港股时,其高算力芯片市占率已达7.2%,位列国内第三。

然而,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同期成立的竞争对手地平线,凭借征程系列硬件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并宣布未来3-5年辅助驾驶系统量产目标达千万级;华为则通过“智选车+Hi模式”与车企深度绑定,昇腾芯片装机量从2023年的6.14万颗跃升至2024年的50.05万颗。相比之下,黑芝麻智能的客户结构显得脆弱——招股书显示,其2021年前五大客户仅1家留存至2023年,缺乏与车企的长期深度合作。

技术层面,黑芝麻智能的“性价比”策略在中低端市场初显成效,但其大算力产品节奏明显滞后。目前量产的A1000 Pro算力为106TOPS,而2026年才量产的A2000系列算力提升至250TOPS。反观行业,华为昇腾610已达200TOPS,地平线征程6P更突破560TOPS。即便在中低端市场,零跑B10等车型也已采用200TOPS算力的高通芯片。这种算力差距直接导致其产品竞争力下滑——上半年辅助驾驶业务毛利率从37.4%暴跌至20.9%,远低于地平线65.36%的水平。

软件算法能力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困境。尽管黑芝麻智能自研了高速领航辅助等功能,但行业正加速向“软硬件一体”转型。地平线通过算法优化将产品毛利率从41.7%提升至45.6%,华为则依托生态优势实现芯片快速放量。而黑芝麻智能上半年销售成本激增111.2%,远超营收增速,反映出其硬件成本上升与软件溢价能力缺失的双重矛盾。

市场容错率的降低,让黑芝麻智能的处境愈发艰难。车企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倾向于能提供“爆款”背书的合作伙伴。地平线因助力理想汽车等明星车型,华为通过问界品牌实现双向赋能,而黑芝麻智能的量产项目如吉利银河E8等,虽有个别车型销量突出,但整体缺乏行业标杆案例。这种“明星产品”的缺失,导致其难以与车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新客户适配成本居高不下。

单记章曾强调“专注大规模量产”,但现实是,黑芝麻智能既未在高端市场建立技术壁垒,也未在中低端市场形成成本优势。当行业从“能用”迈向“好用”阶段,算法与生态的竞争成为关键。如何突破“传统芯片思维”的桎梏,在软硬件融合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将是其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命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