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奇瑞汽车招股书披露,这家从安徽芜湖“小草房”起步的自主车企,再次成为行业焦点。招股书显示,董事长尹同跃近三年薪酬持续上涨,2022年至2024年分别达464万元、585万元和700万元。这一数字在行业横向对比中虽不突出,但若结合奇瑞从零开始的创业历程,其价值远超账面数字。
1996年,在合资品牌主导国内轿车市场的背景下,尹同跃带领团队在芜湖一片荒地上开启创业。初期办公环境堪称简陋——团队挤在“小草房”里,夏季闷热难耐,冬季寒风刺骨,设备与技术储备几乎为零。但正是这样的条件下,1999年5月,奇瑞成功研制出首台发动机;同年12月,第一辆整车下线。2001年,首款轿车“风云”以2.8万辆的年销量打开市场,随后QQ车型的推出更让奇瑞在微型车市场站稳脚跟。
2010年,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奇瑞主动启动战略转型,将重心从销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通过与海外企业合资、推出新品牌等举措,企业逐步优化产品结构。如今,奇瑞已形成覆盖整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完整研发体系,技术路线涵盖纯电、混动、增程、氢能等领域,旗下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
财务数据印证了转型成效。2022年至2024年,奇瑞营业收入从926亿元跃升至2699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超70%;净利润从2023年的71亿元增至2024年的143亿元,实现两年翻番。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448.87亿元,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达626.93亿元,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劲。
研发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从36.46亿元增至92.43亿元,占比稳定在3.3%至4.1%之间。截至2025年3月,企业拥有超1.44万名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超50%,累计取得超1.39万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4400项。这种持续投入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大品牌已成为奇瑞收入的主力军。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收入占比稳定在90%以上。具体来看,奇瑞品牌以瑞虎、艾瑞泽等车型为主,海外市场的OMODA及JAECOO品牌表现突出;捷途品牌主打越野旅行车,2024年捷途X70在全球B级SUV中销量排名第四;星途品牌定位高端,2024年出口量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居首;iCAR品牌聚焦年轻市场,2024年iCAR03在中国A级纯电SUV中销量排名第五;智界品牌则以智能轿车S7和轿跑SUV R7为代表,2025年1月R7在中国纯电中大型SUV中销量登顶。
海外市场是奇瑞的另一大增长极。自2001年首次出口以来,企业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2022年至2024年,海外收入从303.87亿元增至1008.97亿元,占比从32.8%提升至37.4%。渠道方面,截至2025年7月,奇瑞在国内拥有3639个经销商网点,海外则达3169个,覆盖全球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