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600398.SH)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作为国内男装行业的领军企业,这家起源于江苏江阴的服装巨头,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公司管理层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变革的背景下,海澜之家的转型之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海澜之家的创业历程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始人周建平1978年放弃高考机会,在江阴新桥镇开设照相馆。凭借行业空白期的市场机遇,这家照相馆迅速成为当地垄断性经营实体,让年仅18岁的周建平成为万元户。此后他尝试餐饮、花店等多个领域,但经营效果并不理想。
1988年,周建平迎来人生重要转折。当时新桥第三毛纺厂濒临倒闭,开价30万元寻求接盘者。在月均工资仅145元的年代,这个数字足以劝退多数人。但28岁的周建平看好毛纺行业前景,毅然投入全部积蓄接手工厂。通过"市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灵活策略,工厂在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资产规模突破200万元。
1991年考察杉杉西服厂后,周建平决定调整企业战略方向。在全国毛纺企业普遍专注粗纺业务时,他力排众议转向精纺生产。这个决策使企业成功避开粗纺产能过剩危机,到1994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1997年企业销售额达10亿元,跻身纺织行业前五强。
2000年12月,旗下奥德臣实业成功登陆上交所,证券简称"德臣股份"后更名为"凯诺科技"。但周建平并未满足于代工业务,2001年斥资700万元聘请梁朝伟代言,将企业更名为"海澜集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之路。2002年日本考察期间,优衣库的量贩式销售模式给他带来启发,同年9月首家海澜之家门店在南京开业。
企业传承方面,周建平之子周立宸展现出独特的接班路径。这位1988年出生的清华金融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并未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先在挚信资本历练两年。2012年回归海澜集团后,他先后接管广告、信息、商品和电商等核心部门,2017年28岁时成为集团总裁,2020年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
面对服装行业线上渠道崛起和运动户外潮流冲击,周立宸推动实施"新千店计划",优化加盟体系,提升直营门店比例,重点布局核心商圈。同时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在传统电商平台基础上,积极拓展抖音、快手等新兴渠道。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达9.3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
在品牌矩阵建设上,海澜之家已形成多品牌协同发展格局。除主品牌外,还培育了女装品牌OVV、潮流男装黑鲸、婴童品牌英氏等。但转型过程面临挑战:新品牌收入占比不足三成,库存压力持续存在。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达102.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2亿元。
回顾资本运作历程,海澜之家曾于2012年冲击A股IPO未果。当时证监会指出其与控股股东存在业务资金往来,独立性存在缺陷。2014年通过借壳凯诺科技实现上市,市值一度突破900亿元。但随着行业环境变化,截至9月10日收盘,公司总市值回落至331.87亿元。
从财务数据看,2021-2024年公司营收在185.62亿元至215.28亿元间波动,净利润在21.55亿元至29.52亿元区间。虽然主营业务毛利率从41.79%提升至46.07%,但仍低于雅戈尔72%和七匹狼52.63%的水平。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282天增至2024年的330天,显示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此次赴港上市,海澜之家面临双重考验:既要拓展国际融资渠道,又要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如何改善库存结构、提升新业务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将成为决定其港股征程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