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柴怼怼”(本名柴向前)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正式立案侦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公众对网红经济背后合规问题的关注。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柴向前名下关联企业多达26家,其中19家处于存续状态,业务版图横跨教育科技、珠宝、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然而,其商业版图中暗藏风险——7家公司已注销或被吊销,六盘水小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在柴向前的商业布局中,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成为争议焦点。据监管部门披露,该公司近期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6000元罚款。其宣传的酱香型白酒被声称具有“20余年陈酿”“能抗癌”“治疗三高”等功效,但实际检测显示相关表述毫无科学依据。
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还卷入合同纠纷诉讼。平阳县人民法院将于9月11日开庭审理相关案件,进一步暴露其商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至今已多次因广告违法、合同纠纷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关注。
除酒业公司外,柴向前在武汉设立的珠宝公司同样存在经营异常。武汉市柴氏珠宝有限公司虽处于存续状态,但周边风险信息显示其关联企业存在多起法律诉讼,涉及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此次立案侦查的伪劣产品案,将焦点引向网红带货的供应链管理。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柴向前团队销售的某些产品存在质量不达标、虚假宣传等问题,部分商品甚至无法提供合法生产资质。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若查实存在主观故意,涉案人员将面临严厉刑事处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产品进行质量鉴定。
这起案件再次为网红经济敲响警钟。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爆发式增长,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问题频发。专家呼吁,应建立更严格的网红带货准入机制,加强供应链溯源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