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罗永浩西贝“预制菜之争”后:实地探访西贝后厨,外卖订单锐减收入减半

   时间:2025-09-12 20:09:06 来源:凤凰网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多家西贝门店近日遭遇外卖订单断崖式下跌,部分门店午间高峰期订单量从30余单暴跌至个位数,营业额直接缩水一半。有店员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看到订单量这么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场风波的导火索,竟是一场由预制菜争议引发的互联网"口水战"。

事件起源于科技界名人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评论:"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这条动态瞬间点燃舆论场,消费者纷纷质疑餐饮企业的食材处理方式。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回击,不仅公开否认使用预制菜,更宣布全国370余家门店开放后厨参观,甚至推出"罗永浩菜单"以证清白。

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多家西贝门店发现,后厨管理确实严格。进入操作间需穿戴防护服、口罩和网帽,整个区域划分为面点、烤制、中厨等四个功能区。在烤制区,价值十余万元的万能蒸烤箱正在工作,员工介绍:"像草原嫩烤羊排这类菜品,设定260度烤9分钟就能出餐。"当被问及预制菜问题时,后厨人员显得颇为委屈:"我们的菜从生到熟就在后厨完成,根本不需要预制。"

在冷藏柜前,工作人员展示了备菜情况:9月9日生产的腌制泡菜整齐摆放,炖牛肉则从清晨5点开始慢火烹制。"正餐前会准备好两三餐的量,卖不完就转为员工餐或报废处理。"某门店负责人指着正在备菜的四个小时工说:"他们从早5点忙到厨师上岗,根本停不下来。"尽管如此,罗永浩事件仍对门店造成明显冲击,某小型门店午间订单从30多单骤降至3单,大型门店外卖量也从200余单跌至100单。

这场争议迅速升级为行业事件。贾国龙专程返京处理危机,强调所有菜品均符合国家标准。而罗永浩则持续发难,不仅公布行业报告称头部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更晒出"堂食袋装"照片质问:"你说没有,那这是什么?"他还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短短一天就收到200余条线索。

事实上,这并非西贝首次陷入价格争议。从2021年的"天价馒头"到2023年的"高价蒸饺",企业反复强调原料与工艺成本,但消费者始终不买账。根本矛盾在于,餐饮企业计算的是"成本账",而消费者衡量的是"价值账"。正如某餐饮分析师指出:"争议核心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消费者想知道自己花钱买的是什么。"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预制菜本身并非焦点,信息透明度才是关键。当企业用"成本论"回应消费者"价值论"时,沟通鸿沟便难以跨越。正如某食客在社交平台留言:"我们不排斥预制菜,但至少该有知情权。"这场风波或许会随着时间平息,但它留给餐饮行业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