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显示,通胀走势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当月CPI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完全一致,环比增速升至0.4%略超前值;核心CPI同比维持在3.1%的平稳水平,环比增速0.3%与上月持平。这一数据组合表明,虽然部分商品价格出现波动,但整体通胀压力仍在可控范围内。
从分项数据观察,食品价格环比增速由持平转为上涨0.5%,成为拉动CPI的主要力量。能源价格在经历7月下跌1.1%后,8月反弹0.7%,但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态势可能抑制后续上涨动能。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服装类价格涨幅扩大至0.5%,而家具价格涨幅则从0.7%大幅收窄至0.1%,显示关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尚未全面显现。
服务领域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核心服务价格环比增速从0.4%微降至0.3%。具体来看,运输服务价格在机票价格上涨带动下升至1.0%,住房租金价格环比上涨0.4%,较上月的0.2%明显加速。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整体服务通胀有所缓和,但住房和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价格压力依然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通胀走势符合"胀压力小于滞压力"的判断。尽管8月CPI环比增速略有上升,但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短期波动影响。考虑到美国当前有效关税税率已超过17%,未来关税对物价的滞后影响可能逐步显现。不过,能源市场持续疲软和经济需求端走弱,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关税带来的涨价压力。
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保持稳定。目前市场已充分计入2025年和2026年各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的预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触及4.0%关口后呈现震荡态势,需要观察就业市场进一步走弱的信号才能形成新的突破。股票市场方面,虽然美联储降息周期和AI产业景气持续提供支撑,但当前估值水平已处高位,短期上涨空间受限,行业轮动特征可能更加明显。
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包括:国际能源价格超预期反弹、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向鹰派、以及贸易政策出现新的重大调整。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当前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平衡态势,对金融市场形成新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