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存储芯片行业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周期波动,普冉股份(688766.SH)作为国内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业绩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实现1.19%的微幅增长,达到9.0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70.05%,仅录得4073万元,盈利压力显著。
从历史数据看,普冉股份的业绩波动与行业周期高度吻合。自2021年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剧烈震荡。当年,借助行业高景气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3.75%至11.03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激增239.93%至2.73亿元。然而,随着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2022年营收下滑至9.25亿元,扣非净利润锐减至3307万元。2023年,受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降至-4827万元和-6488万元。
2024年,随着半导体设计行业景气度回升和下游市场需求回暖,普冉股份业绩大幅反弹,全年营收达18.04亿元,归母净利润回升至2.9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进入2025年后,市场环境再次发生变化,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72个百分点至31.03%,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5744.09万元,进一步拖累了利润表现。
当前,存储芯片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高端产品如HBM和DDR5因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激增,头部厂商纷纷将产能向此类产品倾斜;而中低端存储芯片则因智能手机、PC等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承压明显。普冉股份在半年报中指出,上半年公司主要存储芯片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但得益于“存储+”战略的实施,MCU产品和Driver等模拟类新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带动整体收入实现微增。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释称,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恢复放缓导致部分产品价格承压,同时历史库存采购成本差异也推高了产品成本。面对这一局面,普冉股份在巩固存储芯片主业的基础上,启动了“存储+”战略,通过产品迭代和领域延伸寻求突破。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工艺,加速存储产品迭代,提升性能并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依托存储器技术优势,将业务拓展至工业控制、车规电子等更高附加值领域,以降低对消费电子市场的依赖。
从实施效果来看,“存储+”战略已初步显现成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储+”产品线贡献营收2.33亿元,同比增长35.62%,出货量同步上升。不过,该板块毛利率为28.69%,同比微降0.55个百分点,反映出新产品在市场拓展初期仍面临盈利优化压力。
车规级市场是普冉股份的重点突破方向。目前,公司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关键跨越,产品成功应用于车身域控、电机控制、电池BMS、车载中控及娱乐系统等核心汽车电子场景。在认证层面,公司中小容量SONOSNORFlash车载产品已通过AEC-Q100认证,并应用于部分品牌车型的前装导航、中控娱乐系统;全容量ETOXNORFlash系列也顺利通过该认证,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获得行业初步认可,为后续规模化拓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普冉股份而言,车规级与工业级领域的持续突破是其扭转业绩下滑颓势、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目前,公司依托“存储+”战略已在新兴领域完成技术储备与初步导入,后续需重点关注车规级产品在AEC-Q100认证落地后的客户拓展与订单转化,以及大容量EEPROM、SPD系列等工业级产品在光模块、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进展。同时,“存储+”产品线的营收增速、出货量及毛利率变动也将直接影响公司整体业绩的修复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