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车展期间,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提出一个引发行业热议的观点:新能源汽车企业若想在未来市场存活,年销量需突破400万辆。这一数字远超传统燃油车时代100万辆的生存门槛,其核心逻辑在于电动车市场集中度将显著高于燃油车领域,头部企业需具备更强的规模优势。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突破400万辆的自主品牌仅有比亚迪,零跑将目标直接对标传统巨头,显示出其突破新势力阵营的野心。支撑这一野心的底气来自持续攀升的市场表现:截至8月,零跑连续六个月蝉联新势力车企月销冠军,8月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9月7日创下4663台的单日锁单纪录。前八个月全球交付量达32.89万辆,全年冲击50万辆目标在望。按照当前超100%的增速测算,零跑有望在明年跻身"百万辆俱乐部"。
朱江明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进一步阐释,400万辆目标中海外市场占比需超过50%。要实现从50万到400万的跨越,零跑需解决两大核心问题:国内市场"高性价比金字塔"战略能否支撑200万辆规模,海外市场能否复制国内增长曲线。
在国内市场,零跑通过精准的产品矩阵构建实现销量突破。以C系列三款SUV为例,C10、C11、C16车长差异不足20厘米,起售价差距控制在3万元内,却通过尺寸与配置的差异化设计,形成互补型产品组合。今年7-8月,三款车型销量同比增幅分别达77%、29%和35%,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新推出的B系列未对C系列形成挤压,B10上市后仅C10当月销量出现短暂波动,次月即恢复常态。
产品矩阵的扩展仍在持续。慕尼黑车展首发的Lafa 5轿跑车型,基于B系列LEAP 3.5架构打造,主打运动驾驶特性,预计四季度国内上市。定位更高的D系列将于10月中旬公布平台信息,与已成规模的C系列、B系列共同构建完整产品金字塔。按照规划,B/C系列将稳定贡献每月5-6万辆销量,个性化产品(如Lafa)开拓1-2万辆增量,A系列下沉市场与欧洲代步需求结合冲击7-8万辆,D系列负责品牌提升贡献2-3万辆。
海外市场成为零跑突破规模瓶颈的关键战场。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762%,前八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辆,其中德国市场纯电车型销量位居中国品牌首位。与Stellantis集团的深度合作带来显著成效,借助对方成熟体系,零跑在海外快速布局超700个销售服务网点,全球网点总数突破1500家。
在慕尼黑门店,零跑T03车型通过融资租赁模式降低消费门槛,99欧元月租金(年里程限制1万公里)的策略,成功打入欧洲城区代步市场。产品策略同样体现本土化特征,B10增程版针对南欧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市场特性,展现出比纯电车型更强的适应性。即将推出的Lafa 5轿跑,其设计语言明显契合欧洲消费者偏好,预计明年登陆欧洲市场。
价格策略方面,零跑持续保持"性价比杀手"定位。今年4月上市的B10车型,以9.98-12.98万元价格提供大电池、增程系统、空间优势及英伟达智驾芯片等配置,上市后迫使比亚迪元PLUS降价0.6-1.6万元,吉利银河E5降价1.2-3.4万元。这种策略虽带来财务压力,但销量增长推动毛利润在今年上半年跃升至14%,接近行业正常水平,净利润转正预期增强。
消费者口碑成为零跑的重要竞争力。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零跑投诉回复率达100%,处理完成度74%,连续登上汽车品牌周红榜、月红榜前列。相较于同行热衷宣传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概念,零跑选择通过稳定的产品表现、透明的定价策略和积极的售后服务构建品牌信任,这种务实路线正转化为持续的市场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