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高压电池与充电业务高级副总裁弗洛里安·普洛伊苏斯博士近日表示:“我们追求的不是单一性能的极致,而是构建全局最优的技术生态。”随着新世代电驱系统的量产,豪华电动车市场正从“硬件堆砌”的初级阶段,迈向“系统能效”竞争的新时代。宝马通过续航、补能、安全的三维协同,重新定义了电动豪华的价值体系。
新系统的核心突破在于底层技术的全面革新。宝马首次在纯电车型中采用标准直径46毫米的大圆柱电芯,提供9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高度规格。相比第五代棱柱形电池,其能量密度提升20%,为续航提升和空间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配合全新800V高压平台和自研碳化硅逆变器,充电性能与能效实现跨越式提升。
电池结构方面,宝马采用“无模组(Cell-to-Pack)”设计,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Pack-to-Open-Body)”技术,使电池包成为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创新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降低了车辆重心,还优化了车内空间利用率和空气动力学表现,为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系统级能效的提升离不开智能控制的协同优化。宝马自研的“BMW能量智控系统”如同车辆的“智能大脑”,实时精准管理电池、电机和热管理系统,确保能量流的高效调控。即使在-30℃的极端低温或高功率持续输出场景下,三电系统仍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保障出行可靠性。
电机系统的升级同样关键。后桥励磁同步电机(EESM)可根据车辆负载精确调整转子励磁强度,确保高转速下的稳定动力输出;前桥紧凑异步电机(ASM)则进一步提升了动力响应速度和能量利用效率。双电机方案使能量损耗降低40%,综合效率提升20%,电机重量减轻约10%,实现了动力性能、能效水平和操控体验的全面进阶。
在中国市场,宝马坚持“技术创新+本土化”的深度融合。大圆柱电池已于2024年底在沈阳生产基地启动试生产,计划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通过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顶尖电芯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宝马构建了从研发、供应、制造到装配的全链条协同体系,为中国用户率先提供超长续航、高效充电和极致驾驶乐趣的体验。
可持续发展领域,宝马同样领先。动力电池生产全流程使用绿色电力,并搭建了闭环回收体系,实现退役电池材料的高效再利用。2024年,宝马已回收超过2000吨电池再生材料用于国产电车的电芯生产,为行业应对动力电池“退役潮”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除了新世代电驱系统,BMW首创的全景iDrive和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两大技术也构成了新世代BMW iX3的三大王牌科技。全景iDrive以沉浸式人机交互重新定义智能座舱,驾控超级大脑则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动态响应。三者协同发力,从续航、智能到驾控,全方位赋能“全局最优”的系统体验。
新世代电驱系统的推出,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一场关于电动出行价值的重新定义。宝马通过将续航、补能、安全与驾驶乐趣深度融合,推动豪华电动车市场从“单一参数比拼”转向“系统体验竞争”,引领行业进入“全局最优”的技术生态时代。未来,该系统将逐步应用于2026年国产新世代车型及未来BMW纯电车型系列,实现技术普惠和全系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