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珞石机器人:跻身国产四大家,以务实之姿解锁高增长破局密码

   时间:2025-09-17 07:34:31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4年至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步入“总量增长、结构分化”的新阶段。尽管整体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但行业依然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这一增长不再依赖普遍的市场红利,而是源于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与竞争逻辑的重塑。传统领域如汽车、3C电子行业的需求趋于平稳,但精密焊接、抛光打磨、柔性装配等细分工艺场景的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为机器人应用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市场驱动力从“机器换人”转向“提质、降本、工艺优化”的综合价值诉求。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发展的路径明显分化。单纯依赖价格竞争或规模扩张的企业面临增长瓶颈,而聚焦高附加值场景、深耕底层技术、构建开放生态的企业则脱颖而出。睿工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珞石机器人作为后发玩家,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该公司成功跻身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前十,2025年上半年增速超过70%,位居前十厂商首位,与埃斯顿、汇川、埃夫特共同构成“国产机器人四大家”阵营。

珞石机器人CEO庹华在接受专访时透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小六轴核心市场的突破以及高附加值场景的开拓。小负载工业机器人(7公斤、12公斤、25公斤等)和柔性协作机器人是主力产品,其中SR与CR系列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焊接领域也实现规模化应用。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增长并非依赖低价产品冲量,而是通过放弃部分低价竞标订单,专注于高附加值场景,体现了路线选择的正确性和增长质量。

谈及进入国产第一梯队后的战略定位,庹华表示,国产机器人已在中低负载市场站稳脚跟,正逐步向汽车制造关键工艺、精密制造等高端场景渗透,与发那科、ABB等国际品牌展开正面竞争。替代逻辑将从“性价比”转向“场景攻坚”能力。为此,珞石将持续拓展全系列智能机器人产品线,包括开发300公斤以上更大负载机型,深入汽车零部件等重负载应用场景。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机器人与AI的深度融合,依托自研的AR力控关节臂、双臂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加速具身智能的研发与落地应用,未来让机器人更智能、更易用、更低成本。

珞石的高增长密码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产品竞争力、场景深耕、智能化交互。庹华强调,工业客户最关注的是机器人能否长期稳定运行,这是珞石产品开发的首要前提。过去一年,公司并未追求大而全的产品体系,而是将质量与性能放在首位。在场景深耕方面,珞石以生态联合推动商业、教育、医疗服务类机器人落地,并将90%以上的精力聚焦工业场景。例如,在抛光打磨领域,公司耗时三年突破底层算法,解决了“碰撞零点保护”“短路径平滑过渡”等行业痛点,成为少数能替代发那科、ABB的国产厂商,客户案例数量居行业首位。

在智能化交互方面,珞石通过视觉与AI算法实现了各类工艺的“免示教”,大幅降低了客户的应用门槛。例如,焊接场景中,机器人可自动生成焊接路径,抛光打磨也能通过视觉识别自动生成轨迹,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这种技术升级满足了终端客户降低应用成本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渗透。

珞石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庹华认为,具身智能并非仅限于人形机器人,而是通过AI技术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AI必须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底层运动控制基础上,脱离工业场景可靠性的“为智能而智能”难以规模化落地。为此,珞石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拥抱AI技术,基于生态共建让机器人更智能;另一方面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自主研发的“xCore控制系统”已成为核心护城河,该平台集十多年技术积淀于一体,具备业内顶尖的运控和力控性能,是国内唯一同时兼容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且规模化量产的控制系统。

在生态合作方面,珞石依托xCore控制系统打造了ROKAE+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向生态伙伴开放核心控制能力。该平台采用“分层模块化”架构和插件式开发模式,生态伙伴可基于平台快速开发自主的应用解决方案。例如,在抛光打磨场景中,珞石与上下游生态伙伴分工合作:集成商负责工艺优化,珞石解决机器人运动控制问题,上游生态伙伴开发视觉+AI自动编程功能。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落地效率,也让珞石的生态版图持续扩大。

珞石的订单销售结构呈现渠道与终端各占一半的均衡状态,这种结构在工业机器人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表现相对健康、稳定,也能覆盖更多细分场景。庹华表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术竞争已从“性能参数”转向“场景穿透”,生态合作成为破局“集成困境”的关键点。单纯靠厂商自身难以打通千百种工艺场景,开放控制系统、赋能集成商与开发者,形成“技术平台+工艺know-how”的协同模式,正成为行业头部玩家的共同选择。

整场专访中,“务实”是珞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从主动放弃低价竞争订单,到稳扎稳打攻克抛光打磨算法;从聚焦工业场景不跨界,到开放系统赋能合作伙伴,珞石的每一步都踩在“市场需求”与“技术落地”的平衡点上。这种务实的态度体现了珞石一贯的风格:不追逐虚无的概念,而是关注技术如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使得珞石更有望保持高增长特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