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德“扫街榜”入局到店市场:导航数据赋能,但挑战犹存

   时间:2025-09-17 15:34:20 来源:惊蛰研究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再度升温,高德地图以“扫街榜”功能切入到店消费场景,试图通过创新评价体系重塑行业规则。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高德宣布上线基于真实导航数据与用户信用分的餐厅榜单,并承诺永不商业化,同时投入超10亿元补贴刺激线下消费。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对标大众点评的直接挑战,也引发了关于“刷好评”治理效果的广泛讨论。

“扫街榜”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导航轨迹与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授权后,系统会根据信用分对评价赋予不同权重,并通过AI风控技术过滤虚假内容。高德方面强调,真实导航数据大幅提高了“刷好评”的成本——商家若想伪造到店记录,必须同时完成线下导航与消费行为,这比传统图文刷评的门槛高出数倍。例如,过去商家可通过批量账号发布“云探店”内容,而新体系下未实际到店的达人与水军将难以影响评分。

然而,导航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天然漏洞。部分场景中,用户定位餐厅可能仅为接送人或集合,而非实际消费。更棘手的是,商家可通过邀请大量探店博主到店拍摄制造导航记录,或通过低价团购吸引消费者后产生导航数据,这些行为均难以被系统精准识别。有行业人士指出,只要商家持续投入广告或优惠,新评价体系仍可能被“数据注水”,竞争压力下“卷好评”现象难以根除。

用户身份的复杂性进一步削弱了榜单的代表性。以外地游客为例,上海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超3.9亿人次,远超本地常住人口。游客更依赖社交媒体种草内容选择餐厅,若榜单未区分本地与游客数据,景区周边餐厅可能因流量优势占据高位,导致榜单偏离本地用户真实偏好。例如,高德“多次前往”榜单中,浦东国际机场员工食堂因导航数据优势登上第13位,但该餐厅实际为内部食堂,仅因停车便利被纳入榜单,暴露了数据筛选的片面性。

商场内餐厅的“隐形”问题同样突出。用户若先购物后用餐,导航目的地通常为商场而非具体餐厅,导致这类门店因缺乏导航记录被排除在榜单外。实测显示,高德“扫街榜”TOP10餐厅中仅2家位于商场,其余均为街边门店。理论上,距离用户更近的商场餐厅可能因数据缺失被忽略,评价体系因此显得“小众化”。

高德的野心不止于导航工具。官方数据显示,其日活用户达1.7亿,每日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目的地。这些稳定流量若无法转化为交易,价值将大打折扣。2023年,高德与阿里本地生活旗下口碑合并,将团购、租房、租车等业务整合至地图入口,试图打造“出行+生活”生态。但营收结构显示,2024年高德120亿元收入中,65%来自在线广告,交易类业务尚未形成规模。

内容化战略成为高德突破的关键。从出行足迹、AI导航到与明星、游戏IP合作的语音包,高德试图通过多元化功能提升用户粘性。例如,“一条小团团”语音包下载量超千万,《原神》角色“可莉”语音包上线后引发玩家二次创作,相关视频在B站播放量超730万。这些尝试虽提升了活跃度,却也导致应用臃肿——对仅需导航的用户而言,团购、租房等功能显得冗余,类似支付宝因功能叠加引发的体验争议。

到店市场的挑战远不止于评价体系。真实到店场景中,商家常通过赠送饮品、小菜诱导用户好评,这类“促评邀评”行为难以被技术识别。社交媒体上的种草内容更易误导用户,相较于被注水的评分,用户可能更易在达人推荐中“踩雷”。高德若想凭借“扫街榜”打开到店市场,仅靠导航数据与信用分的结合仍显不足,如何平衡功能扩展与用户体验,或将成为其生态转型的核心命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