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iPhone 17系列发布会落下帷幕,国产手机阵营迅速开启"对标模式",其中小米的预热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案例——直接跳过16代命名,以"小米17系列"硬刚苹果,连续多日占据科技圈热搜榜首。
这场"数字跃迁"的戏码始于9月15日,小米总裁卢伟冰突然宣布:"本月发布的小米17系列,将实现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跃迁。"更引人注目的是,新机产品线完全对标苹果: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的命名体系与iPhone如出一辙。雷军随即转发强调:"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这场命名策略的改变,被业界视为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信号。
老米粉或许记得,小米并非首次玩跳号游戏。2017年小米6之后直接推出小米8,以纪念公司成立8周年,导致小米7成为"传说机型"。但此次操作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卢伟冰特别强调"加量不加价",结合小米五年研发投入超千亿的背景,新机尚未发布便已透出底气。
在差异化竞争方面,小米17的"妙享背屏"成为最大亮点。这块内嵌于相机模组的副屏,不仅支持时间、通知显示,更可生成与用户发型、衣着匹配的虚拟形象。官方演示中,该屏幕还能作为自拍取景器、控制小米汽车,甚至支持动态壁纸和无限屏模式。网友玩梗更是不遗余力:有人将小黄人、labubu等IP植入副屏,甚至P出"iPhone 17 Pro版"小米17,连卢伟冰都无奈回应"允悲"表情。
这种设计让人联想到2017年魅族Pro 7的"画屏",但小米显然吸取了前车之鉴。当年魅族副屏因功能单一沦为鸡肋,而小米17通过丰富交互场景,成功将副屏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利器。从虚拟形象到汽车互联,每个功能都直指用户痛点,未发先火的现象印证了策略的成功。
预热节奏的把控同样精妙。苹果发布会刚结束,卢伟冰便发长文点评iPhone 17,顺势预告自家新机;澎湃OS 3发布时强调"兼容苹果生态",精准戳中换机用户需求。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战术,让小米17始终占据话题中心,甚至导致同期发布的魅族22新机风头被盖。
从跳号命名到副屏创新,从生态兼容到话题营销,小米这波操作将预热艺术发挥到极致。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参数时,小米已通过制造话题、唤醒情怀、构建生态的三重攻势,在高端市场撕开突破口。至于真机表现如何,或许已不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在发布会前就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小米这波已然"赢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