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年内二度召回SU7,智能驾驶之路仍需跨越安全与技术双重考验

   时间:2025-09-21 20:29: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小米汽车因大规模召回计划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召回涉及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车型,主要针对辅助驾驶功能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通过OTA技术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风险。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实施远程软件升级。此次升级旨在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从而提升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的连贯性和可靠性。小米官方强调,尽管升级无需更换物理部件,但仍严格按照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备案,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小米汽车年内第二次因辅助驾驶问题发起召回。今年年初,该公司曾召回30931辆SU7,原因是软件策略缺陷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存在剐蹭或碰撞风险。两次召回均通过OTA技术解决,凸显了智能汽车时代软件问题的重要性。

智能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硬件定义”到“软件定义”的转型,OTA技术已成为修复车辆软件缺陷的主流方式。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采用OTA方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生产者,必须遵循相关召回管理条例进行备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通过OTA方式实施的召回次数同比增长246.8%,涉及车辆406.8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近四成。

小米汽车的召回并非个例。今年年初,特斯拉中国也曾召回超120万辆电动汽车,通过OTA升级解决后视摄像头和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等问题。业内分析认为,OTA召回的普及减少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市场对此类操作的反应相对平静。然而,随着智能汽车功能日益复杂,车机AI模型的迭代需求增加,厂商快速响应和解决软件问题的能力,将成为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素。

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2021年,其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纵目科技D++轮融资,后者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的供应商。2023年底,小米公布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并立下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为此,公司累计投资47亿元,调动3000名AI工程师参与研发。

尽管技术投入巨大,但小米汽车的智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3月,一辆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时速达116公里。小米随后回应称,相关功能属于辅助驾驶,要求驾驶者时刻关注路况。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此次召回计划,再次将小米汽车的辅助驾驶技术推至风口浪尖。业内人士指出,一年内两次因辅助驾驶问题召回,反映出该公司在智驾系统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如何重建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心,已成为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