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东博会开启新篇:中国—东盟借人工智能合作,共筑数字“丝路”新动能

   时间:2025-09-22 01:31:30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金秋时节,广西南宁迎来一场国际盛会——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来自60个国家的32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在16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共同描绘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图景。本届盛会不仅延续了传统经贸交流,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搭建起区域数字合作的新平台。

步入本届东博会,人工智能的元素无处不在。在首次设立的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内,超过100家国内领军企业、创新团队携前沿技术亮相。防爆机器人“天魁1号”身披复合装甲,可在火灾、爆炸等危急场景中执行侦察救援任务;双臂咖啡机器人仅需110秒即可完成两杯现磨咖啡,还能精准绘制拉花图案;AI翻译眼镜则让跨国客商实现“无障碍交流”,仿佛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搬入现实。

这场科技盛宴不仅限于展馆内。7月启动的数字经济赛事已吸引3300余支队伍参赛,其中329支来自东盟国家,覆盖跨境电商、智慧农业等9个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首次举办,中国贸促会与东盟10国工商会联合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为区域合作提供机制保障。国内企业与东盟商协会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深度洽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合作。

在崇左市展馆,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的沙盘模型吸引众多目光。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与自动化吊装设备,货物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通关。这一基于卫星导航、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境口岸,将南宁至河内的数据传输时延缩短至3.5毫秒,为跨境电商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东盟国家的跨境光缆,国际通信容量突破9000GB,为数字贸易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展位化身数字生态微缩景观,集中展示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广西北投信创集团与马来西亚电子政务集团合作建设的“数字证照跨境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中马两国公民在驾驶、金融等领域的身份互认。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带动21家中国数据企业拓展东盟市场,推动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的本地化落地。

在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市,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聚集了阿里云、大疆等十余家领军企业。深圳云译科技展示的智能眼镜可实现中英缅三语翻译,未来将针对东盟国家语言需求进一步优化。广西投资集团在老挝建设的人工智能中心已建成500平方米交互区域,从算力基础设施到老挝语大模型研发,形成“研发—集成—应用”的全链条支持模式。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指出,中国庞大的数字生态与东盟快速增长的市场形成互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双方在数字贸易、数据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今年前8月,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签约国内项目51个、东盟企业16家,覆盖人工智能多个细分领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分析,自贸区3.0版通过规则对接与标准互认,将加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东盟市场的落地。从畅通信息动脉到赋能产业升级,再到促进人文交流,“人工智能+”正为中国—东盟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