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青鹞-10”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创液氢飞行新纪录 续航超300公里

   时间:2025-09-23 23:51: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与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青鹞-10”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近日成功完成液氢能源系统首次飞行测试。此次试飞实现了国内多旋翼无人机持续飞行时长超3.5小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低温氢能航空动力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据技术团队介绍,该无人机搭载同尘和光自主研发的12L液氢储供系统,采用高效加注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液氢存储-释放链条。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则负责动力系统集成与飞行控制优化,通过双方技术协同,解决了多旋翼构型下液氢燃料稳定供应的工程难题。试飞数据显示,无人机在完成标准飞行动作过程中,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波动小于2%,飞控系统响应延迟低于50毫秒。

测试结果显示,无人机在满载液氢状态下连续飞行3.5小时后,燃料剩余量仍达42%。按当前能耗水平推算,其理论最大航时可达7-8小时,航程超过300公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型在-30℃至45℃极端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运行,并在海拔4000米高度完成飞行测试,环境适应性显著优于传统锂电驱动设备。

与同级别锂电旋翼无人机相比,“青鹞-10”续航能力提升200%,达到2.5小时。其垂直起降特性保留了旋翼机的悬停优势,同时通过氢燃料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实现了与固定翼无人机相当的航程指标。这种复合性能使其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需要长时滞空与复杂地形作业的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

研发团队透露,该机型已于今年6月在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巡检中完成实战验证。在连续72小时的野外作业中,无人机累计飞行里程达1200公里,成功识别线路缺陷47处,验证了其在实际工程环境中的可靠性。目前项目组正开展液氢加注站标准化建设研究,计划年内建成首个移动式低温加氢示范站。

此次技术突破为氢能航空装备商业化铺平了道路。相比传统锂电方案,液氢动力系统能量密度提升3倍以上,且充注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随着低温储氢材料和轻量化气瓶技术的持续突破,氢动力无人机有望在物流运输、边境巡逻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