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几场雨后,暑气消散,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周末将至,与友人相约南京,梧桐大道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在预订酒店时,却因选择问题产生了分歧——我倾向于体验具有民国风情的老牌五星级酒店,感受历史的厚重;而朋友则更偏爱配备自助洗衣烘干机与智能机器人的新式酒店,追求便捷与科技感。这一分歧,实则是年轻人与老牌五星级酒店之间代沟的缩影。
为何当代年轻人对老牌五星级酒店兴趣寥寥?通过与几位朋友的交流,答案逐渐清晰。有人直言,选择五星级酒店时,更倾向于新酒店,因为它们往往能带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体验。老酒店的装修风格,如深棕实木家具、繁复雕花吊顶、花开富贵的地毯等,虽显豪华,却易让人感到压抑。设施方面,嵌在实木柜中的老式电视、隐蔽的插座位置,以及使用不便的淋浴系统,都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设备老化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空调的嗡嗡声、淋浴的忽冷忽热,都影响了住宿体验。
价格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老牌五星级酒店的客房单价普遍较高,餐饮消费也超出多数年轻人的预算。在追求性价比的当下,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服务周到的连锁品牌。数字时代的成长背景让年轻人习惯了智能设备带来的便捷。部分老酒店缺乏数智系统,无法通过语音控制调节灯光、窗帘,外卖也需自行下楼取,这些不便都让年轻人对老酒店敬而远之。
边界感的重视也是年轻人选择酒店时的重要考量。虽然部分老酒店提供洗衣烘干服务,但需联系服务人员取送,这种被动等待的方式与年轻人追求的自主、便捷相悖。相比之下,自助洗衣房的倒计时功能、随洗随取的便利性,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尽管存在代沟,但老牌五星级酒店的优势仍不容忽视。它们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开拓者”。历经数十年沉淀,这些酒店不仅承载了城市记忆,更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与地标建筑。如上海和平饭店,提起它,人们便会联想到上海滩的百年风华,这种文化认同感是新酒店难以复制的。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是老酒店的一大亮点。它们往往占据城市的核心地段,拥有绝佳的景观视野。广州白天鹅宾馆坐落于珠江边,杭州西湖国宾馆被誉为“西湖里的西湖”,入住于此,清晨醒来便能欣赏到旖旎风光。老酒店的产品和服务也相当出色,不少餐厅拥有米其林级别的大厨坐镇,菜品尽显匠心。硬件设施上,实木床架、真皮沙发等耐用且高端,隔音效果也备受好评。
要想吸引年轻人,老牌五星级酒店需在体验感和情绪满足上发力。美学体验方面,可融入年轻人青睐的装修风格,打破传统奢华的刻板印象。如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通过改造外立面、外环境及灯光,营造绚丽夜景,让经典空间焕发新活力。文化体验上,可深挖自身历史底蕴,结合需求创新产品服务。如杭州西湖国宾馆,将揽胜阁开辟为历史文化陈列馆,通过提炼文化故事与品牌价值共鸣,满足年轻人对深度体验的追求。
智能体验同样重要。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已与智能化深度绑定,对酒店的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老酒店需加强房间内的数字化应用,如增加订餐、查询洗衣进度等功能,配备送餐机器人,用数字服务提升住宿体验。借助热门IP流量,将自身历史底蕴与流量深度绑定,也能让酒店成功出圈。如上海和平饭店,围绕《繁花》中的经典场景与文化符号,推出系列周边产品,营造沉浸式的“繁花情境”,吸引年轻客群打卡。
精细化服务是老牌五星级酒店的另一大亮点。在守经典、破常规的转型中,可围绕年轻人的喜好增加创新服务元素,如提供宠物友好专属服务、传统服装体验、胶片摄影等定制服务;定期与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在酒店公共空间举办展览,让老酒店焕发年轻活力。
当秋风拂过老五星酒店的雕花窗棂,我们不难发现,所谓“代沟”并非岁月给老建筑刻下的枷锁,而是时代留给经典的新命题。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酒店,正以全新的姿态,向年轻人递出“认识我”的新名片。在守与变中,它们将继续书写属于城市与住宿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