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投资者向媒体反映,其持有的基金产品中,部分已在今年市场回暖中实现回本,但仍有部分基金仍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持有时间长达四年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作为曾经A股市场的明星赛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等领域的相关基金曾备受投资者青睐,然而近年来行业景气度下降,相关基金净值持续回撤,成为不少投资者的“心头之痛”。
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表现有所回暖,二级市场行情在下半年呈现明显反弹趋势。数据显示,中证新能源汽车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43%,中证新能源产业指数和中证新能源指数涨幅也超过25%。尽管如此,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仍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板块此前经历了大幅回撤。
回顾2019年至2021年,新能源板块迎来“高光时刻”,重仓该领域的基金净值屡现翻倍。但自2021年四季度起,行业进入调整期,相关指数大幅下跌。截至9月22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自2021年11月30日高点以来最大回撤超过67%,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同期最大回撤也超过67%。中证新能源指数和中证新能源产业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超过68%和70%,电力设备指数作为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回撤最大的板块,其跌幅甚至超过地产行业指数。
指数的大幅下跌导致相关主题ETF遭受重创。自2021年以来,新能源、新能源车、电池、光伏等主题ETF的最大回撤均超过65%,领跑全市场股票型ETF。若投资者在2021年高位买入某新能源主题ETF,截至去年8月下旬指数触底,区间最大亏损将超过60%。即使该ETF自触底后上涨约90%,对于高位买入的投资者而言,距离回本仍有较大差距。
对于新能源板块是否迎来反转,市场观点存在分歧。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认为,尽管今年实现整体反转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已具备反转条件。他指出,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7.3%和36.7%,8月单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7.4%与26.8%。产业终端需求旺盛,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需结构持续优化,部分环节甚至出现涨价趋势,行业基本面支撑较为坚实。
从估值角度看,刘有华表示,当前新能源板块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修复潜力。在2025年市场风格更偏向成长板块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板块有望获得更多资金关注。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也认为,历经近四年低迷后,新能源汽车板块供给端产能扩张高峰已过,需求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车稳定增长及光储平价驱动储能需求释放,行业基本面显著改善。
何理进一步指出,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及行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穿越周期。他持续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及全球电动车龙头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认为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