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高管吴泳铭提出了一项震撼业界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从通用智能(AGI)迈向超越人类智能的超级智能(ASI)。他指出,这场由AI驱动的智能化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其影响力远超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的总和。
“过去几百年,机械化放大了人类体能,数字化放大了信息处理能力。而智能化革命将直接解放人类潜能,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吴泳铭在演讲中强调,AI的智力水平已在短短三年内从高中生跃升至博士生,其行业渗透速度远超任何历史技术。数据显示,全球AI行业年投资额已突破4000亿美元,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超过4万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阿里巴巴宣布将延续“ALL IN”战略,推进为期三年、总投资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承诺持续追加投入。这一决策迅速引发资本市场反应,阿里港股股价当日拉升近7%,显示出投资者对AI蓝海的强烈信心。
吴泳铭将ASI的发展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智能涌现”,即AI通过海量知识学习形成泛化能力;其次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与编程能力,在真实世界中辅助人类;最终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超越人类智能。他特别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AI已开始在物流、制造、医疗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每个人都能用语言创造自己的智能体(Agent)。”吴泳铭预测,未来全球将出现超过人类数量的智能体与机器人,它们将深度融入真实世界,为AI进化提供数据基础。而要实现ASI,AI需跨越两大门槛:一是获取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二是实现自主学习与模型迭代。
在吴泳铭的设想中,超级AI云将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核心。他解释,随着大模型成为基础系统,每个人可能拥有数十甚至上百个Agent,这些24小时运行的智能体需要海量计算资源支持。数据中心将从CPU主导转向GPU主导,计算范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只有超大规模云计算平台才能承载这种需求。
“未来,AI将取代能源成为最重要的商品,绝大部分智能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网络中流通。”吴泳铭断言,全球可能仅存在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为此,阿里巴巴正全力打造AI超级计算机,通过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的协同创新,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
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不仅限于软件层面。吴泳铭提出,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所有真实世界工具接口都将与之连接,用户需求与应用将通过大模型工具执行。这意味着潜在开发者规模将从千万级扩展至数亿级,软件产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同时,AI模型将渗透至所有计算设备,形成端云联动、自我迭代的运行状态。
在硬件领域,阿里巴巴计划通过开源通义千问模型、打造百炼平台一站式服务,构建AI时代的“Android”生态。其自研的存储系统、网络架构与计算芯片,将为全球AI云计算网络提供底层支持。吴泳铭透露,阿里云正在研发的AI超级计算机,将在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上实现协同创新。
“对比2022年AI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增长10倍。”吴泳铭承认,AI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呈指数级增长。为此,阿里巴巴承诺将持续追加投入,确保在ASI时代占据领先地位。这场由AI驱动的革命,正在为人类社会打开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