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比亚迪DM混动技术凭借持续创新,再次获得学术界高度认可——其第五代DM技术成功入选清华大学2025年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教材封面。这是继2021年第四代DM技术登上《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封面后,比亚迪混动技术第二次获此殊荣,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混动技术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材编委会透露,此次遴选封面技术时,着重考察技术的行业代表性、教学示范价值及创新突破性。相较于2021年版教材聚焦内燃机与电驱动基础理论,2025年版更强调实物结构解析与技术集成应用。第五代DM技术凭借其AI能耗管理策略与2.6L/100km的亏电油耗表现,成为展示现代混动系统智能化发展的理想案例。
技术迭代轨迹显示,比亚迪混动技术始终保持高速进化。2021年第四代DM技术以"电驱优先"架构打破传统混动模式,将综合工况油耗降至3.8L/100km;2024年第五代技术通过热效率46.06%的发动机与EHS电混系统协同,实现2.9L/100km的行业新低;2025年进一步融合AI大模型后,系统能根据路况、驾驶习惯实时调整能量分配策略,使油耗再降0.3L。这种持续突破的背后,是比亚迪近20年投入超千亿元研发资金、累计获得新能源领域专利超4.8万件的深厚积淀。
市场表现印证了技术领先性。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以211.3万辆国内销量、47.2万辆海外销量稳居全球新能源车企榜首,其中插混车型占比达58%。据中汽信科统计,比亚迪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的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其DM-i超级混动系统已搭载于超过30款车型,覆盖10-30万元价格区间。
学术认可与市场成功的双重验证,推动比亚迪技术影响力向基础教育领域延伸。近年来,其混动系统原理多次出现在中小学科学教材、物理试题及高考技术科目中,成为青少年理解新能源技术的典型案例。这种从实验室到课堂、从高校到考场的全面渗透,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话语权的实质性提升。
对比国际混动技术发展路径可见,过去二十年全球高校教材多以丰田THS系统为经典案例。而今,比亚迪通过"以电为主"的技术路线重构混动架构,用五年时间完成从技术追赶到标准制定的转变。清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指出:"DM技术的两次入选,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混动领域已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其智能化能量管理策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第五代DM技术通过OTA实现持续升级,以及海豹07 DM-i、秦L DM-i等新车型的全球投放,比亚迪正以技术输出者的姿态重塑产业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专利数量与市场占有率上,更在于中国标准开始影响全球混动技术演进方向——从日本主导的功率分流模式,到欧洲主推的P2架构,再到中国创新的双电机串并联系统,全球混动技术路线图正在被重新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