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假期临近,公众出行和探亲需求持续升温。为保障用户假期出行安全,嘀嗒出行日前召开国庆安全保障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假期值班、应急响应及安全服务升级工作。平台不仅完成覆盖产品、运营、风控等领域的百余项安全自查,还推出“国庆顺风·平安出行”指南,从驾驶安全、合乘礼仪、规则遵守、应急处理四个维度提供12条实用建议,助力用户安心出行。
在安全组织保障方面,嘀嗒出行建立“7×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平台管理层每日带班,产品、技术、客服等核心部门安排专人值班,确保所有值班人员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协调资源处理突发情况。同时,安全客服专线全天候运行,针对紧急事件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应急体系。
针对假期出行特点,平台在网络安全、产品功能、运营监控及用户认证等环节开展深度自查,完成100余项安全优化,确保监控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运转正常。对于长途、夜间等高风险场景,嘀嗒出行通过智能安全干预系统实时管控,并结合用户安全教育,构建双重防护网。
在安全驾驶提示中,平台建议车主连续驾驶4小时后,需在安全区域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避免疲劳驾驶。行驶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杜绝超速、分心等行为,遇雨雾天气或进出隧道时提前减速。嘀嗒出行将通过智能语音提示和驾驶安全管家等技术手段,与用户共同维护行车安全。对于乘客,平台强调无论坐在前后排,均需全程系好安全带,并鼓励同车人员相互提醒。
在合乘礼仪方面,平台提醒用户行前充分沟通需求。若需携带宠物、大件行李或有同行亲友,需在下单时备注说明,携宠出行需使用专业笼具。乘客应提前设置高速费分摊方式,车主接单即视为同意该规则。双方可通过平台消息功能协商路线、上车点等细节,确保行程顺畅。行程中,建议同路人礼貌交流、相互尊重,并全程开启“行程录音保护”功能,提升安全感。
关于规则遵守,平台重点强调“人车一致”要求。车主接单和接驾时需完成人脸识别,确保本人驾驶且车辆信息与订单一致,如有变更需及时更新。乘客上车前应核对车辆信息,若遇车主人脸识别未完成,需等待通过后再上车,发现“人车不符”可拒绝合乘。乘客使用“代人叫车”功能时,不得为无陪同的未成年人或需看护人员叫车。
针对突发情况,平台建议用户立即将车辆停至安全区域,开启双闪灯并放置警示牌,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根据现场情况拨打122、120、110等热线,同时通过嘀嗒出行App内“安全专线”联系平台,获取协助处理。出行前,用户可在App安全中心开启“安全护航”“自动分享行程”“行程录音保护”等功能,并授权定位和麦克风权限,确保安全服务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