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举办的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近300位来自全球的商业领袖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站在新周期的起点:发现、拥抱与重塑”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广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作为受邀嘉宾出席峰会,并在访谈中系统阐述了汽车产业未来十年的变革方向,提出“生态竞争”“中国车企全球化”等关键论断,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针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演变,冯兴亚预测,到2035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将有3至5家来自中国。他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低碳化转型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智能网联技术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若这一趋势持续,中国车企将通过技术输出与品牌升级,完成从区域市场到全球舞台的跨越。他特别提到,广汽正通过“核心技术自研+开放生态合作”双轮驱动,加速构建全球化竞争力。
在谈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冯兴亚强调,尽管汽车行业技术门槛有所降低,但整车企业仍需构建四大能力:精准的用户需求洞察与产品定义能力、高效的整车集成能力、领先的智能化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的营销服务能力。广汽为此制定了“矛盾盾”战略:以“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自研为突破口,以AI赋能的制造与品控体系为保障,同时通过全球资源整合补全生态短板。例如,其自主研发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已实现整车OTA升级效率提升30%,AI品控系统将产品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
面对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冯兴亚提出“功能价值、安全品质、情绪价值”三重平衡理念。广汽今年启动的三大战役中,IPD流程重构研发体系,通过用户画像大数据精准匹配实用与情感需求;AI技术驱动产品功能升级,如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响应速度提升至0.8秒;IPMS体系与NPS管理深化“直联、直服、直营”模式,实现故障分钟级诊断与主动预约服务。这些举措使广汽用户满意度提升至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峰会上,冯兴亚首次披露广汽“电魅力指数”这一创新指标。该指数通过用电成本与用油成本的比值量化电动车经济性,数据显示广州地区这一比值达17,即用电成本仅为用油的1/17,德国、挪威分别为2.5和6。这一数据直观印证了电动车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也解释了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5%,远超欧美市场。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广汽公布了“三步走”战略:2027年前进入100个海外市场,年出口量突破50万辆;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目前已建成5家海外KD工厂,明年将扩展至10家;最终实现产能、品牌与体系能力的全球落地。冯兴亚透露,广汽在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率已达65%,欧洲市场则通过与当地科技企业合作,快速适配智能驾驶法规要求。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为用户创造价值始终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冯兴亚总结道。广汽正以科技为引擎、用户需求为导航、生态共建为风帆,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环保、更贴心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广汽海外销量同比增长87%,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53%,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