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于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期间,首届网络售种对接活动同步举办,释放出我国强化种业市场监管的强烈信号——农业农村部今年首次将网络售种专项整治纳入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随着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入农业领域,网络平台已成为种子流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全国超六成种企通过电商平台开展业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然而,网络售种主体分散、销售手段隐蔽、违法行为多样等特点,导致取证难、追责难等问题突出,给监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储玉军在对接活动上透露,今年以来,部门联合各级种业管理机构及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展多轮次网络销售种子监督抽查,覆盖主要作物品种。通过建立省级种业管理部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电商平台的对接机制,投诉举报处理效率提升40%,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技术赋能成为破解监管难题的关键。储玉军介绍,农业农村部正加速推进种业大数据平台与电商平台的数据对接,预计年内实现种子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信息共享。届时,电商平台可实时核验卖家资质,系统自动拦截无证经营行为,为精准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在26日的对接活动上,淘宝、京东、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联合中种集团、隆平高科等30余家种企,共同发布"网络售种、诚信经营"倡议。倡议明确要求卖家公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禁止销售未审先推品种,承诺48小时内响应质量投诉,并建立先行赔付机制。拼多多农业板块负责人表示,平台已升级智能审核系统,对种子商品描述实施关键词拦截,今年已下架违规链接1200余条。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该省今年开展网络售种专项整治以来,查处无证经营案件23起,假冒伪劣种子案件17起,涉案金额超500万元。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对3家违规电商店铺实施跨平台封禁,形成有效震慑。储玉军强调,下一步将聚焦种子质量、品种权保护等关键环节,对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行为"零容忍",持续净化网络售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