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攀升与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证券行业分析师队伍持续扩容。Choice统计显示,截至9月25日,全行业分析师总数达596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77人。不过,行业扩张步伐已现放缓迹象,机构间分化格局愈发明显,头部券商与中小机构在人才储备上呈现显著差异。
头部机构分析师资源高度集中。中金公司以345人规模领跑行业,尽管近一年减员7人仍居首位;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以302人跃居次席;中信证券年内增员71人至301人。兴业证券、华泰证券等8家机构分析师团队均超150人,形成第二梯队。相比之下,超过20家中小券商分析师人数不足50人,联储证券、国都证券等7家机构更是仅有个位数人员配置。
行业扩张动力正发生深刻转变。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上市公司存量突破5000家催生投研需求,叠加市场机构化进程加速,推动券商加大分析师投入。但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导致分仓佣金收入承压,2024年上半年行业分仓佣金总额44.74亿元,同比骤降34%,倒逼机构调整人才战略。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观察到,被动投资产品扩张削弱主动研究需求,中小公募付费能力弱化,促使研究所从规模竞争转向成本控制。
结构性调整特征显著。头部机构依托品牌与资源优势逆势扩编,中信证券年内新增71名分析师;而中小券商普遍收缩战线,广发证券减员7人,上海证券、华鑫证券等机构团队规模持续压缩。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分析,AI技术渗透加速行业洗牌,基础数据处理环节自动化程度提升,初级分析师岗位需求锐减,投研模式向"AI+专家"复合形态演进。
业务转型催生新竞争维度。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后,研究所业务异军突起,分仓佣金同比激增139%至1.81亿元。华福证券、华源证券等机构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现突破。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认为,服务模式创新成为关键,大券商强化"投行+投研+投资"协同,中小机构则深耕区域经济或特定产业链,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精度。
人才战略呈现差异化路径。陈兴文建议分析师群体提升产业洞察深度,掌握自然语言处理等AI工具,构建"技术+专业"双核能力。隋东指出,大型机构应推进国际化布局,中小券商可借鉴国联证券模式,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赛道打造特色标签。数据显示,华源证券通过AI赋能产业链研究,在区域机构客户中建立口碑,成功实现佣金收入逆势增长。
行业生态正在经历深度重构。监管趋严与科技赋能双重作用下,传统"人海战术"难以为继,研究价值加速向深度服务迁移。某中型券商研究所负责人透露,其团队已将60%精力转向定制化研究,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提升需求响应速度。这场变革中,既能驾驭技术工具又具备产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决定机构竞争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