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池技术的创新浪潮中,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团队针对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难题,提出了一种名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的设计策略,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这一突破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开辟了新路径。
据介绍,这种新型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实现了固态界面物理接触的优化与离子传导能力的显著提升。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电解质的锂电池在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为解决固态电池长期存在的界面阻抗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登上国际权威期刊《自然》的在线平台。
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领域的热情持续升温。证券时报·数据宝的统计显示,截至9月25日,本月已有21只固态电池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厦钨新能等企业融资活跃度位居前列,反映出投资者对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前景的强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