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行巨头优步宣布,将联合芯片巨头英伟达构建规模达10万辆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计划自2027年起逐步投入运营。该合作涵盖硬件平台开发、数据工厂建设及车队管理系统搭建,旨在通过规模化部署降低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成本。同日,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也披露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平台。
根据优步披露的技术路线图,英伟达全新发布的Drive AGX Hyperion 10平台将成为核心支撑。该平台集成高性能计算单元与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可与自动驾驶软件实现深度协同。作为首批合作车企,Stellantis集团承诺向优步交付至少5000辆搭载该系统的自动驾驶车辆,并由富士康负责硬件系统集成。生产计划定于2028年启动,初期运营将聚焦美国市场,后续逐步扩展至国际区域。
在数据层面,双方将共建"机器人出租车数据工厂",优步承诺提供超过300万小时的专属驾驶数据。这些数据将通过英伟达提供的处理器集群和AI模型进行标注、挖掘与仿真训练,形成覆盖数据采集、场景生成到模型验证的完整闭环。优步技术团队透露,该数据引擎可显著缩短自动驾驶技术从测试到商业化部署的周期。
目前优步已在奥斯汀、亚特兰大与Waymo合作运营自动驾驶服务,在阿布扎比和沙特阿拉伯与文远知行开展试点项目。但现有车队规模仅数百辆,与数百万活跃司机相比仍显单薄。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优步计划将Avride、May Mobility、Momenta等十余家技术伙伴纳入生态体系,共同完成10万辆车队的部署目标。在运营端,优步将建立端到端管理系统,涵盖远程监控、充电调度、清洁维护等全流程服务。
Lucid汽车的自动驾驶战略同步提速。该公司宣布基于英伟达DRIVE AV平台开发L4级系统,该平台配备摄像头、雷达与激光雷达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合作初期将聚焦Gravity SUV车型的驾驶辅助升级,最终目标实现全场景无人驾驶。Lucid临时首席执行官Marc Winterhoff强调,消费者对"无需接管"的自动驾驶需求迫切,公司正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研发。
在产能规划方面,Lucid透露中型平台新车型已预留自动驾驶技术接口,现有Lucid Air与Gravity SUV改款时也将集成相关功能。今年7月,该公司曾宣布与优步、Nuro达成三方协议,计划六年内部署2万辆搭载Nuro自动驾驶系统的Gravity SUV无人出租车。Winterhoff表示,这种"技术合作+自主开发"的双轨策略,将帮助Lucid在竞争激烈的自动驾驶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
行业分析师指出,优步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共享驾驶数据与计算资源,双方可分摊巨额研发成本;而Stellantis、富士康等产业链伙伴的加入,则构建起从芯片到整车的完整生态。这种模式或将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标准范式。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谨慎,优步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显示投资者对技术落地节奏仍存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