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刘强东再谋新IPO:京东工业冲击港股,拓展企业供应链版图

   时间:2025-10-01 16:23:4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刘强东商业版图再添新章,其旗下专注企业电商领域的京东工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意味着这位商业巨擘即将收获又一个IPO。京东工业作为企业级电商平台,与面向消费者的京东商城形成互补——普通消费者在京东选购手机、家电等商品,而企业客户则通过京东工业采购轴承、工业清洗剂、金属加工件等专业工业用品。

目前刘强东掌控的上市企业已达四家,包括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以及通过并购纳入麾下的德邦股份。此前达达集团虽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已完成私有化退市。京东工业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2013年以企业采购业务起步,2017年独立运营并更名为京东工业,次年即晋升为京东核心业务板块,获得首页流量入口支持。

该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重构企业供应链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京东工业将分散的工业品采购流程标准化、集约化,整合超过80个产品类目、8110万个SKU,服务对象涵盖1.11万家重点企业,其中60%为中国500强企业,40%为在华全球500强企业。其独创的"京东工采"系统可实现线上选品、审批、下单、支付、报销全流程自动化,针对大型企业提供API接口定制化服务,中小企业则可通过"京东五金城"等渠道便捷采购。

财务数据显示,京东工业近三年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2024年交易额达288亿元,营业收入204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达103亿元。其商业模式呈现"三足鼎立"特征:自营业务占比最高,2024年贡献191.7亿元收入,占整体营收94%;平台业务通过收取交易佣金、广告费等实现盈利;服务业务则凭借定制化系统开发、仓储管理等技术输出,保持90%的高毛利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可持续经营利润在2023年实现转正,从2022年亏损12.7亿元跃升至2024年盈利7.62亿元。

资本运作层面,京东工业在独立运营后迅速展开多轮融资。2020年首轮融资吸引纪源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投入2.5亿美元;同年末A1轮融资中,嘉实投资领投1亿美元;2023年B轮融资成为关键转折点,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阿联酋国际控股公司各注资1亿美元,红杉中国跟投1亿美元,推动估值飙升至67亿美元。当前股权结构显示,刘强东通过京东集团等实体控制82.5%股份,纪源资本以4.7%持股成为最大外部股东,红杉中国持股1.4%。

这家企业电商平台的战略价值远超商业范畴。京东工业CEO宋春正指出,工业领域数字化进程滞后,核心痛点在于采购链条割裂、商品非标化严重、价格透明度低。京东工业通过8000余万SKU的整合能力,配合京东物流的前置仓、区域中心仓网络,构建起从采购到配送的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这种供应链协同效应在京东集团"35711"战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该战略要求培育7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目前京东集团(3500亿港元)、京东健康(2000亿港元)已达标,京东物流市值超800亿港元,京东工业的IPO进程无疑将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物流网络建设到金融板块布局,从健康产业拓展到工业领域深耕,京东的每一次战略延伸都紧扣供应链核心。刘强东曾明确表示:"京东所有业务必须围绕供应链展开,无关领域绝不涉足。"此次京东工业冲击港股,既是企业服务市场的重大突破,更是京东构建智能供应链生态的关键落子。随着5亿美元募资计划的推进,这家工业电商平台有望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掀起新的变革浪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