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企业小米近年来跨界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凭借其智能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国内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这家以智能手机起家的公司,正通过"人×车×家"生态战略,将消费电子与智能出行深度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小米已将战略目光投向欧洲大陆。本周,该公司正式宣布在德国埃森和西班牙马德里开设两家旗舰店,并公布了到2025年底前在欧洲开设十家门店的扩张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开业的门店目前主要展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无线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尚未引入汽车展品。
据内部人士透露,小米的欧洲门店布局与其电动汽车出海战略密切相关。虽然当前展厅未设置汽车展区,但公关部门确认,随着2027年新车型的推出,这些门店将同步展示YU7等主力车型。这种渐进式布局,既保持了品牌调性的统一,又为未来产品导入预留了空间。
在产品规划方面,小米展现出多线并进的策略。除已上市的SU7轿车外,其YU7跨界车在国内市场的定价策略颇具竞争力,约3.6万美元的售价较特斯拉Model Y更具优势。不过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额外关税,该车型在欧洲市场的最终定价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研发端同样动作频频。近期,一款三排座SUV原型车在北京研发园区现身,业界推测该车型可能采用增程式电动技术。与此同时,SU7轿车的长轴距版本也在开发中,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这些新车型的推出,显示出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持续投入的决心。
为提升用户体验,小米近期针对YU7和SU7车主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该服务借鉴豪华品牌经验,提供高级内饰材质和专属车漆颜色选择,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这种从消费电子领域延续的服务理念,有望成为小米汽车的重要竞争力。
随着欧洲旗舰店的陆续开业,小米正逐步构建覆盖消费电子与智能出行的全球生态网络。这种软硬结合的扩张模式,既延续了品牌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又为电动汽车的国际化布局奠定了基础。市场观察家认为,小米在欧洲的首批门店将成为其智能生态战略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