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AI开发者大会(OpenAI DevDay 2025)上,CEO萨姆·奥尔特曼用50分钟时间揭晓了四项重大技术更新,涵盖智能体开发框架、代码生成工具、应用生态扩展及新一代API模型。其中,面向智能体工作流构建的AgentKit成为焦点,被视为AI开发领域的“基础设施革命”。
AgentKit通过三大核心模块重构智能体开发范式:Agent Builder提供可视化编排画布,支持多智能体工作流的创建与版本管理;Connector Registry作为中央连接平台,统一管理OpenAI产品间的数据与工具交互;ChatKit则允许开发者快速嵌入定制化聊天交互界面。以财务科技公司Ramp为例,其团队仅用数小时便构建出采购智能体,将传统需数月的开发周期压缩至小时级。LY Corporation更是在两小时内完成工作助手智能体的部署,工程团队与领域专家首次实现跨角色协同开发。
尽管AgentKit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但资深工程师指出其存在三大局限:集成复杂性方面,私有API、认证层及合规工作流等80%的生产场景仍需定制开发;可靠性层面,模板仅能支撑10次请求,而企业级应用需达到99.9%可用率;领域知识方面,医疗、金融等受监管行业仍需人类专家介入。这引发开发者对n8n等传统工作流工具生存空间的讨论,尽管后者GitHub Star数达14万,但有用户认为90%的简单场景已可被AgentKit覆盖。
代码生成领域,Codex的全面上市引发工程界震动。该工具日使用量自8月以来增长10倍,GPT-5-Codex模型三周内处理超40万亿token。OpenAI内部数据显示,70%的工程师已将其纳入开发流程,PR合并量提升70%的同时,自动审查机制拦截大量潜在漏洞。此次更新推出的Slack集成允许团队直接在协作频道调用Codex,SDK工具包则支持将智能体嵌入任意工作流。有开发者评价称,7岁儿童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实现创意编码,彻底改变创新门槛。
应用生态层面,Apps SDK预览版的发布标志着ChatGPT向“操作系统”演进。首批接入Booking.com、Canva、Spotify等七家平台,开发者可构建原生应用并直接调用ChatGPT能力。Hyperbolic联合创始人金宇晨指出,此举将使ChatGPT成为默认交互界面,尽管MCP概念由Anthropic首创,但OpenAI通过生态整合建立不可替代优势。谷歌前工程师刁睿表示,专业功能与对话界面的融合,让超级应用形态初现端倪。
在底层模型层面,OpenAI推出三项关键API:GPT-5 Pro通过延长“思考时间”提升复杂任务表现;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Pro版支持12秒横竖屏视频生成,Remix功能允许局部修改;经济型模型gpt-image-1-mini和gpt-realtime-mini在保持质量的同时,成本分别降低80%和70%。开发者认为,这种从资本支出向运营支出的利润结构转型,展现OpenAI的商业策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