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生物学领域近期因一项新研究再度引发关注。科学家通过重新分析四十余年前的探测数据,发现金星云层中水的实际含量远超此前认知,这一发现或将重塑人类对金星宜居性的理解。
研究团队由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威斯康星大学等机构组成,他们从NASA的微缩胶片档案中挖掘出1978年先锋号金星探测任务的原始数据。当年任务中,大型探测舱携带的质谱仪与气相色谱仪在穿越金星大气层时,意外记录了气溶胶颗粒堵塞仪器入口的现象。这一"故障"反而成为破解云层成分的关键线索——当探测舱下落至不同高度时,气溶胶在特定温度下分解产生的气体,精确反映了云中物质的化学组成。
分析显示,金星云层中的水并非以独立水滴形式存在,而是主要束缚于水合硫酸盐中。在185°C与414°C两个温度节点,质谱仪检测到强烈的水蒸气信号,对应水合三价铁硫酸盐与水合硫酸镁的分解温度。研究团队估算,这类水合物中的水含量约占气溶胶总质量的62%,远高于此前通过远程光谱推测的数值。
硫酸的存在同样得到验证。探测器在215°C与397°C分别记录到二氧化硫的释放峰值,表明云层中存在两种不同耐温性的硫酸盐化合物。其中397°C释放的铁离子与二氧化硫同步出现,指向三价铁硫酸盐的存在,该物质在云层中的占比可能高达16%,与硫酸22%的含量接近。
该发现对金星生命探索具有突破性意义。尽管云层环境仍存在强酸性挑战,但水的实际丰度远超此前认知。研究团队强调,这一成果印证了历史数据在现代科学中的独特价值——当新理论与旧观测相遇时,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目前,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在借力金星引力弹弓的过程中,已多次传回大气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