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理想汽车i6车型的发布,市场对2026款L系列改款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这款新车的亮相,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也引发了关于L系列未来升级方向的热烈讨论。业界普遍认为,理想汽车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动力系统升级成为核心看点。据理想汽车动力系统负责人刘立国此前透露,新一代增程3.0系统将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增程器热效率预计超过43%,油耗较现款降低15%,CLTC纯电续航突破300公里,20%-80%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以L9为例,电池容量可能从52.3度提升至60-65度,而L6的电池容量也有望从37度增加到45度以上。虽然消费者期待更大容量电池,但考虑到成本和重量因素,理想汽车可能不会采用70-80度的超大电池方案。
智能驾驶领域将迎来重大变革。2026年或成为理想自研智驾芯片量产的关键节点,现有AD Pro方案可能逐步退出市场。关于芯片路线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全面切换自研芯片,用单片M100替代英伟达Thor,算力提升50%-100%;二是保留Thor作为AD Max,同时推出双芯片AD Ultra方案,算力超过2500TOPS。激光雷达配置预计保持现有水平,但全主动悬架等新技术可能率先应用于MEGA和L9等高端车型。
底盘技术方面,双腔空悬配置可能全面普及。i6车型已率先标配该技术,L系列其他车型或将跟进。更值得关注的是全主动悬架的研发进展,这项技术若能实现量产,将显著提升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后轮转向系统可能仅限于L9等旗舰车型,而线控转向技术短期内预计不会大规模应用。
产品序列调整引发市场猜想。当前L系列存在配置错位问题:L8销量持续低迷,六座车型整体表现弱于五座;L7作为"五座旗舰"实际配置低于L9;L9缺乏五座版本限制商务市场拓展。针对这些痛点,理想汽车可能采取以下策略:强化L6产品力,推出后驱版本;提升L7定位,部分配置向L9看齐;L8推出磷酸铁锂后驱版,价格下探至25万区间;L9探索行政五座版,开拓商务市场。关于是否推出尺寸更大的LX车型,业界认为增程式MPV或五座版L9更具市场潜力。
面对现款车型销量压力,理想汽车采取非传统应对策略。既未大幅降价,也未推出增配车型,这种"按兵不动"的态度引发诸多猜测。有分析认为,企业可能将全部资源集中于2026款车型研发,试图通过新一代产品实现市场逆转。这种战略选择既显示了对技术实力的自信,也暗含市场风险。最终成效如何,或将取决于明年春季新品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