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科研团队突破固态锂电池难题,提供新材料设计思路

   时间:2025-10-07 21:21:2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刊载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这项研究针对传统固态电池长期存在的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等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尺度界面一体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关键方向,固态锂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备受关注。但传统技术中电极与电解质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剧增,成为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核心障碍。研究团队通过材料分子层面的创新设计,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科研人员创造性地在聚合物主链中同步引入乙氧基团和短硫链结构。前者具备优异的离子传导功能,后者则提供电化学活性,二者协同作用使新型材料在分子尺度上实现了界面一体化。这种独特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离子传输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电位区间精准调控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

实验数据显示,基于该材料构建的柔性电池展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而不影响性能。当应用于复合正极时,其能量密度较传统材料提升达86%。这种从分子层面重构界面的设计思路,为开发兼具高性能与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研究成果通过优化材料分子结构,实现了界面离子传输效率的质变提升。研究团队开发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在保持机械柔韧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固-固界面间的传输阻力,为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奠定了重要材料基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