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Figure 03亮相:能做家务善互动,四年规划量产十万台

   时间:2025-10-10 16:18:3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新突破——Figure AI最新发布的Figure 03机器人,凭借其家庭场景下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引发行业震动。这款搭载触觉传感器与AI视觉系统的产品,不仅完成了叠衣物、洗碗等复杂家务,更因能感知回形针重量的指尖灵敏度登上《时代》杂志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封面。

在10月9日公布的演示视频中,Figure 03展现了超越前代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当清扫桌面碎屑时,机器人会精准调整单手承接的动作;处理餐具时,它能以每小时2.6英里的安全速度缓慢冲洗盘子并准确放入洗碗机。即便面对叠衬衫、整理玩具等需要空间判断的任务,其半蹲式操作姿态仍保持着算法规划的效率,单次充电可持续工作5小时。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硬件系统的全面升级。重新设计的双手集成压力传感器,每个指尖可感知3克重量变化,这种灵敏度足以分辨物体是否处于滑落边缘。新增的掌心摄像头与主视觉系统形成互补,即使手臂伸入橱柜等视觉盲区,仍能通过"Helix"视觉-语言-行为AI系统实时调整动作。公司透露,该系统结合了OpenAI模型与英伟达技术栈,使机器人具备观察人类行为自主学习新任务的能力。

针对家庭场景的优化体现在多个细节:机身覆盖柔软针织面料,关节填充缓冲泡沫以降低碰撞风险;整体重量减轻9%的同时缩小占用空间,提升狭窄区域通过性。无线充电功能通过脚部线圈与充电板连接,配合电池安全保护系统,显著提升室内使用安全性。

尽管家庭应用前景广阔,但商业化进程仍面临挑战。Figure AI尚未公布具体售价与上市时间,行业分析认为其数万美元的定价更可能优先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该公司位于加州的BotQ工厂已启动量产准备,初期年产能1.2万台的设计目标,显示出其对工业市场的重视。该工厂通过内部制造关键部件与数字化生产系统,确保从子组件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Figure 03需要面对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同类产品的竞争。行业观察指出,当前制约人形机器人普及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控制、安全认证与技术成熟度。虽然Figure AI承认该领域"高风险低成功概率"的特性,但其通过工厂场景先行、家庭场景待技术迭代的策略,为商业化路径提供了现实选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