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金融时报社提供媒体支持的“2025智慧金融核心数据库转型实践研讨会”在苏州圆满落幕。会议以“太湖论数,共筑金融新核心”为主题,聚焦金融行业核心数据库改造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标杆方案。
苏州农商行行长庄颖杰在致辞中指出,金融行业对系统稳定性、性能与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苛。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通过提供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助力该行完成数据中台、支付系统及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业务效率,更为区域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总裁杨柏梁强调,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行业面临系统韧性不足、业务部署周期缩短及网络安全威胁加剧等挑战。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数据库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他提出,需围绕客户需求、业务场景及数据价值展开敏捷创新,通过产业链协同制定标准、攻克技术难题并共享成果。
会议期间,《区域性银行核心数据库转型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苏州农商行与华为联合编制,系统梳理了区域性银行在数据库架构选型、技术实施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行业提供自主创新的转型路径。同时,苏州农商行新一代金融数据基础设施样板点揭牌成立,成为国内首家落地“GaussDB+OceanStor Dorado”存算分离架构的区域性银行。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黄程林分享了《金融行业开放平台数据库转型白皮书》。他指出,数据库转型需兼顾业务连续性与技术可控性,建议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分布式或集中式架构,并建立完善的测试与回滚机制,确保转型过程平稳推进。
苏州农商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助理蒋蔚介绍,该行通过采用华为双活部署模式及GaussDB数据库,实现了存贷汇核心业务的自主创新升级。技术层面,存算分离架构降低了运维复杂度,业务层面则支撑了个性化营销及实时风控等创新场景,为未来战略扩展奠定基础。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副总裁赵玮透露,华为将持续优化数据库性能,重点提升多读多写能力、异地数据一致性及智能运维水平。其解决方案已通过金融级压力测试,可满足高并发交易及秒级容灾需求,成为多家头部银行的选型优选。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数据库运维高级工程师袁雷分享了“一三六五”数字化转型实践。该行通过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1:1部署、GaussDB+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方案及同城双AZ架构,实现了业务连续性保障与成本优化。目前,其核心系统可用性达99.999%,数据恢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华为中国政企产品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建祥指出,华为存储架构升级及AI推理存储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例如,某股份制银行通过部署全闪存阵列,将关键业务响应速度提升3倍,同时降低40%的能耗成本。这些实践验证了自主创新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