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天工开物》的谢幕彩蛋中,两台身着古装的机器人以流畅的转身飞跳动作惊艳全场,这段表演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从舞台到景区,从企业活动到校园课堂,人形机器人正以多样化的姿态融入公众生活,租赁市场也随之迎来爆发式增长。
杭州宇树科技推出的H1和G1系列机器人成为市场焦点。自今年发售以来,咨询量呈几何级增长,租赁订单覆盖商场开业、景区表演、企业年会等场景。国庆中秋期间,全国多地推出机器人主题演出:宁波象山的中秋游园会上,四足机器狗身披舞狮服饰穿梭人群;成都交子大道的“机器人舞动国庆”活动吸引市民驻足;济南鹊山生态文化区的机器狗表演更将传统节日与科技元素完美融合。
“假期前三个月,所有设备就被预订一空。”杭州湖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金经理透露,目前单台机器人日租金最高达1.2万元,仍有客户直接确认档期。这种热度并非短期现象,浙江极克机器人总经理余建指出,自2016年起,机器人就在电视台、房地产等领域形成稳定客群,今年春节的表演热潮更将公众关注度推向新高度。
市场需求的升级推动技术迭代。仅能挥手、鞠躬的初代机器人已遭淘汰,能跳《小苹果》《科目三》等十余种舞蹈、完成拳击动作的智能机型成为主流。金经理介绍,客户开始追求复杂功能:多台机器狗与机器人协同表演、与主持人实时互动等定制化需求激增。个体商户林安表示,应用场景已从开业巡游扩展至学校编程教学、企业宣传等领域。
技术突破催生更多可能性。在杭州智谷产业园,智澄AI发布的TR5通用人形机器人“铁军一号”展示了精密的串联关节设计,其指关节分明的双手能稳定完成拿鸡蛋、倒水等精细操作。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指出,人形机器人是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的集大成者,代表“机器人+AI”的终极形态。
产业生态呈现爆发式增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全球销量近20万台,同比增长9%。截至2025年4月,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超300家,中国企业占比过半。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报告明确,工业操作、汽车制造、3C电子等十大领域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提出,通过数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可使机器人系统兼具泛化能力与高性能。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租赁模式以低门槛、高灵活性覆盖短期展示与长期应用需求,正成为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机器人租赁将向家庭服务、教育陪伴等消费级领域延伸,成为连接研发与商业化的关键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