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压技术迈向高端化的进程中,一家扎根合肥的智能装备企业正以创新姿态崭露头角。这家名为合肥英哈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企业,凭借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在新能源装备与应急救援领域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其创始人陈登辉从金融领域跨界制造业,带领团队以“专业化、智能化、新能源化”为方向,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陈登辉的职业生涯颇具跨界色彩。这位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出身的高级经济师,早期在中国建设银行淮南分行从基层柜员做起,历经14年成长为管理人员,积累了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的经验。2005年后,他转战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担任业务总监、副总经理,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2013年加入正奇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助理总裁、副总裁,直至2021年创立英哈德,开启了制造业创业的新篇章。
针对国内液压行业技术迭代快、高端元器件依赖进口、区域产能过剩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英哈德将突破口锁定在高端元件国产替代化。公司研发的三大类产品——便携式液压工具(动力钻、水泵、破拆工具)、液压机器人(锂电/燃油驱动、履带式/水陆两栖)以及多功能车(皮卡救援车、排涝车),均聚焦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及道路维护等场景。例如,其锂电新能源机器人通过与省内新能源头部企业合作,采用换电技术解决了续航难题,逐步替代传统液压工具。
技术创新是英哈德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已申请三十余项专利,其中两项为新能源与液压测试台领域的发明专利。在研发合作上,英哈德采取“跨区域、跨产业、跨部门”策略:与河北省企业联合研发水泵,与江西企业合作开发机器人,与清华大学合肥研究院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与安徽理工大学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公司还投入约500万元与国内液压元器件头部企业联合开发,并联合高校、科技院校及新能源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新能源产业被视为英哈德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陈登辉指出,新能源技术具有无污染、低噪音、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与液压技术的融合将创造新的增长点。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锂电驱动的动力站等产品,计划通过小轻快智的设备逐步替代传统液压工具。同时,英哈德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计划将产品与技术推向全球,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产业链供应体系。
英哈德的团队构成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特点,机械、软件、工业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共同参与产品研发。从金融高管到制造业创业者,陈登辉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这家企业不仅为液压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也为防灾减灾领域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