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近日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同时推出六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便民新举措。此次改革旨在进一步优化群众购车上牌流程,提升交管服务数字化水平,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服务方面,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实现了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的数据联网。群众在办理上牌业务时,无需再提交纸质发票、购置税证明和保险单据,系统将自动核查相关信息,推动全业务数字化办理。通过“交管12123”APP,车主可一站式完成选车、购险、选号和上牌等流程,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办理登记。
六项“一网通办”服务涵盖机动车抵押、登记证书补换、转籍信息转递等多个领域。例如,车主可通过APP直接办理解除机动车抵押登记,无需到窗口提交材料;申请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时,系统将自动核验信息并邮寄证书。对于机动车转籍业务,档案电子化转递让申请人无需往返迁出地验车和提取纸质档案,直接在迁入地完成办理。
驾驶人相关业务也迎来便利化升级。无法按预约时间参加考试的学员,可提前一天通过APP取消考试;申请变更准驾车型的,同样可通过线上渠道办理。校车驾驶资格申领和大件运输车辆临时号牌申领也纳入“一网通办”范围,申请人提交电子材料后,交管部门将联网核查条件并邮寄证件,进一步减少办事成本。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6亿辆,驾驶人总数突破5.5亿人,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为应对这一趋势,公安部累计推出160余项交管服务改革举措,累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成本超千亿元,通过“减证便民”“跨省通办”等措施,为超1亿人次提供异地检车、考证、补换证服务。
在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全国已有3万多个汽车4S店、邮政网点和保险公司代办交管业务,形成“就近能办、多点可办”的服务格局。同时,“交管12123”APP用户规模超5.8亿,日均访问量达2700万人次,成为群众办理交管业务的主要渠道。此次七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交管服务向“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