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瓶装水激战正酣:泉阳泉润田5100等二线品牌蓄力突围谋新局

   时间:2025-10-15 16:06: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瓶装水市场的战火从未熄灭,在头部品牌激烈交锋的同时,二线阵营的竞争也悄然升级。西藏水资源、润田、泉阳泉等区域性品牌近期动作频频,试图在巨头夹击中开辟生存空间。

西藏水资源近日宣布将公司名称变更为“5100藏冰川有限公司”,这一举措被视为其战略重心回归瓶装水业务的明确信号。该公司2005年成立后,曾凭借与铁路系统的合作迅速打开市场,但随着2015年合作终止,业绩陷入持续低迷。尽管跨界推出青稞啤酒试图转型,但新业务未能扭转亏损局面。今年上半年,5100矿泉水通过拓展新渠道实现销量同比增长54.1%,收入增长117.6%,推动公司净利润同比激增300.5%。这种强劲反弹促使管理层决定重新聚焦水业务,通过更名强化品牌认知。

在江西市场,润田的资本运作同样引人注目。这家深耕本地市场二十余年的老牌企业,通过“1元水”战略占据江西省六成市场份额,近年重点打造的润田翠矿泉水已跻身全国十强。面对上市困境,润田选择与同属江西国资的国旅联合进行重组,试图通过借壳实现曲线上市。这种资本运作模式与泉阳泉的路径如出一辙——后者原为“中国林业第一股”吉林森工,2017年收购矿泉水业务后成为“A股矿泉水第一股”,并借助中石油、航空公司等渠道开展全国化布局。

当前瓶装水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层特征。农夫山泉、华润怡宝、景田百岁山、娃哈哈和康师傅五大巨头占据60%市场份额,但相较于啤酒市场CR5超过90%的集中度,水市场的竞争格局仍为区域品牌留下生存空间。这种特殊性源于水资源的地域属性:只要获得取水许可,企业即可在当地建厂生产,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品牌运营和渠道建设能力。瓶装水重量大、单价低的特点限制了销售半径,全国性品牌也需依托水源地布局,这为区域品牌构筑了天然防线。

市场分层带来的价值差异更为显著。天然矿泉水因资源稀缺性占据价值顶端,而头部品牌多以天然水或纯净水切入市场。这种格局使得二线矿泉水品牌普遍拥有较高毛利率,泉阳泉去年毛利率接近4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随着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高端化,以及新零售渠道重构市场格局,曾经被边缘化的区域品牌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润田去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9.39%和21.49%,泉阳泉今年上半年饮品业务销量、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4.50%、11.63%和10.02%。

但巨头企业的全面反攻正在改变市场生态。面对饮料市场新增49.6万种产品、增长17.8%的激烈竞争,农夫山泉、华润饮料等头部企业开始多线作战。农夫山泉在保持经典红瓶天然水优势的同时,推出绿瓶纯净水进攻华润怡宝和娃哈哈的核心市场,并上线性价比矿泉水新品,活动价低至18元/15瓶。该公司上半年新增三个水源地,其中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项目可能对5100的“西藏好水”定位构成威胁。华润饮料则采取类似策略,推出大包装水和高端矿泉水品牌怡宝露。娃哈哈在2024年借助流量效应实现增长后,2025年分化出娃小宗和娃小智等子品牌,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价格战成为这场竞争的显著特征。过去二十年,中国瓶装水主流产品价格从1元升至3元,但近两年天然水和纯净水价格被压至1元区间,矿泉水价格也从3元以上降至2元左右。这种变化迫使所有参与者调整战略,区域品牌更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巩固市场地位。目前行业CR5虽已达60%,但参照啤酒和白酒行业的发展轨迹,未来市场可能形成“全国性品牌+地方品牌”或“头部品牌+差异化品牌”的格局,行业CR10有望突破90%。在这场洗牌中,谁能拿到最后几张市场入场券,仍充满变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